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關注養老

發布時間:2022-04-01 10: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老去之後,我不想成為(wei) 一座孤島。我們(men) 應當將我們(men) 生活的世界,改造成一個(ge) 老年人也能夠安全、幸福地度過餘(yu) 生的世界。”

  今年年初,00後浙江大學生小潘在社交平台豆瓣上寫(xie) 下這番話,並創建了“‘適老化改造’促進會(hui) ”小組。短短兩(liang) 個(ge) 月時間,小組吸引了兩(liang) 萬(wan) 餘(yu) 人加入。“有沒有老年人健身App”“馬桶邊扶手架求推薦”“怎樣改造爸媽養(yang) 老的房屋”……年輕人麵臨(lin) 的不同需求的老一輩養(yang) 老問題,在這裏被頻繁討論。

  我國正步入老齡化社會(hui) ,“養(yang) 老”一直是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再開工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在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背景下,在“銀發經濟”的催化下,適老化產(chan) 業(ye) 或將成為(wei) 新風口。

  改造要從(cong) 認知開始

  去年年底,寒假回到家的小潘經常收到父母的“求助”:怎樣在調查問卷中提交核酸檢測報告、智能電視怎樣操作……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年輕人熟悉的常規操作成了父母要麵對的細小瑣碎的難題,這讓我很擔心自己返回學校後,他們(men) 該如何解決(jue) ?”

  建組之前,小潘是通過一檔綜藝節目《忘不了餐廳》了解到“適老化”概念的。她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大眾(zhong) 最關(guan) 注的是室內(nei) 家居改造、手機App和網頁適老化改版,“除此之外,我認為(wei) 還需要加強城市空間的適老化設計,需要轉換社會(hui) 與(yu) 市場邏輯,需要每個(ge) 關(guan) 心老年人困境與(yu) 需求的年輕人行動起來”。

  95後湖南女生黃雨欣也是通過綜藝節目《夢想改造家》,了解到適老化改造的。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適老化產(chan) 品或許比適老化改造更適合當下的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的觀念裏,舍得掏錢給子女裝修房子,但還是舍不得改造自己的房子,總覺得能住就行”。

  房屋改造需要耗費非常多精力,“現實情況是,年輕人都在工作,父母輩也沒有退休,爺爺奶奶輩根本不懂也沒這個(ge) 精力。”在黃雨欣看來,適老化也要依靠社區型養(yang) 老院和普惠的適老化產(chan) 品,“變老是人人需要麵對的問題,但時間、精力和金錢以及觀念都無法忽視”。

  讓小潘印象深刻的是,小組裏有人提問“老人定位器有推薦嗎”,一位網友留言說“可以購買(mai) 兒(er) 童智能手表”。小潘發現,同樣需求下,針對老年人的產(chan) 品還是太少了,“當我們(men) 老去的時候,麵對日新月異的社會(hui) ,我們(men) 也會(hui) 遇到類似的難題。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求被社會(hui) 和企業(ye) 關(guan) 注到”。

  90後設計師王煊也是“‘適老化改造’促進會(hui) ”小組的一員,他驚訝於(yu) “這麽(me) 多年輕人在關(guan) 注養(yang) 老和適老化的話題”。曾在浙江杭州從(cong) 事養(yang) 老空間設計的他認為(wei) ,居家適老化改造前,應切實了解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根據老年人身體(ti) 機能、生活習(xi) 慣和文化背景來定製方案,“而不是追求舒適和豪華,以‘通用設計’敷衍了事”。在他看來,作為(wei) 居家適老化的延展,老年人聚集多的外部環境也應及時得到改造。

  近幾年,城市更新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無障礙”“適老化”成為(wei) 頻頻被提及的熱詞。記者走訪發現,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適老化改造已經延伸至公共場所、社區、醫療衛生機構、運動健身場所和家庭等多個(ge) 場景。

  但在成都朗力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劉英看來,適老化改造之路,仍舊任重道遠,當下最需要的是提升改造意識,“盡管這兩(liang) 年,適老化概念被廣泛提及,但是遠沒有達到在整個(ge) 社會(hui) 的普及和認知高度。與(yu) 大力進行的互聯網適老化改造相比,對於(yu) 線下適老化改造的理解,可能大眾(zhong) 認知還在安裝扶手、防滑等方麵,其實遠不止這些”。

  無評估不改造

  從(cong) 事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和適老化改造項目10餘(yu) 年,劉英認為(wei) ,我國的適老化改造仍處於(yu) 最初級的階段。在她看來,一方麵,子女積極為(wei) 父輩改造居家環境,父母反而認為(wei) “這並不是一件急迫或必須的事情”。她說:“我們(men) 遇到過好多次的居家改造項目,開始改造時遇到老人阻攔,覺得自己身體(ti) 康健,沒必要花這個(ge) 錢。對新事物的接受需要過程,同時也需要他們(men) 認識到,改造也是預防。”

  “另一方麵,適老化改造的市場需要慢慢培養(yang) ,改造前的入戶評估也是一大難點。”劉英介紹說,他們(men) 基於(yu) 5萬(wan) 多用戶的實踐數據,形成了獨有的改造評估體(ti) 係,包括老年人生活能力、輔具需求、居家環境、家庭關(guan) 係、性格心理等方麵,都將得到數字化評估。

  “無評估不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必須是個(ge) 性化和私人定製的。”她說,適老化改造並不是簡單地“搞裝修”,從(cong) 居家環境的防滑處理,到考慮共同居住家庭成員的生活和照料老年人的住家保姆等,都需要被評估在內(nei) ,“適老化改造不僅(jin) 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讓生病的老年人活得更有尊嚴(yan) ,也能為(wei) 照護者減緩壓力”。

  根據曹阿姨的身高和生活習(xi) 慣定製美觀、牢固的扶手,為(wei) 獨居的袁叔叔打造無障礙浴室,設計出各類適老化桌椅等產(chan) 品……這些年,95後創業(ye) 青年李靖慧成了身邊老年人的好朋友。同樣,她也認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適老化改造要由專(zhuan) 業(ye) 團隊完成”。

  李靖慧自小在爺爺身邊長大,離開老家讀大學後,獨自在家的爺爺逐年老去,成了她的牽掛。基於(yu) 爺爺養(yang) 老的痛點,她創辦了銀巢老年產(chan)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

  在李靖慧看來,適老化改造還要更多地融入養(yang) 老元素,“讓家更適合老人”。為(wei) 了讓老年人在評估時就能對改造效果一目了然,他們(men) 研發了適老化綜合評估和改造體(ti) 係,通過智能終端為(wei) 家庭進行量化評估,“評估結合了老年人實際需求,照明、無障礙設施、防滑、美居、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等都會(hui) 考慮在內(nei) ”。這兩(liang) 年,公司還為(wei) 寧波市的困難老年人進行適老化改造。

  相比居家適老化改造,各地政府部門大力推動的城市間適老化改造,更早進入了大眾(zhong) 視野。參與(yu) 過多個(ge) 城市的養(yang) 老機構和社區的改造,劉英認為(wei) ,比如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建築房屋,社區小公園、公共衛生間的改造,以及一些新的房地產(chan) 項目,“要對無障礙和適老化設施提出更高要求,從(cong) 社會(hui) 層麵為(wei) 老年人帶去更多便捷”。

  曾參與(yu) 上海市一項街道適老化改造項目的90後設計師楊光旁說:“各類設施逐漸老舊,缺少無障礙設施等,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他坦言,當時針對整個(ge) 社區的適老化改造還沒有深刻認知,“真正做項目時發現,適老化改造設計是對老人的情緒設計、需求設計、細節設計、智能設計,是通過設計達到心理關(guan) 懷”。

  從(cong) 上海到武漢創業(ye) ,如今,楊光旁和朋友合夥(huo) 創辦了挖藕(武漢)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在他看來,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還處於(yu) 起步階段,市場非常龐大,“在一次現場調研時,當我們(men) 向一位老人解釋,要對小區增加許多適老化設施時,老人的態度從(cong) 抗拒變成了支持。我們(men) 能體(ti) 會(hui) 到他們(men) 的迫切需求”。

  萬(wan) 億(yi) 元市場呼喚更多創新

  2月24日,民政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十四五”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時期支持200萬(wan) 戶特殊困難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早在2020年,民政部等9部門還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產(chan) 業(ye) 扶持,激發市場活力,加快培育居家適老化改造市場。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hui) 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說,從(cong) 居家到各種公共基礎設施,包括商場、圖書(shu) 館、銀行、交通等,當下麵臨(lin) 著整個(ge) 社會(hui) 的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可喜的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企業(ye) 和產(chan) 品把適老化元素考慮進來了”。

  在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百度五福AI助老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基於(yu) 對老人更加友好的語言場景,設立專(zhuan) 屬功能板塊,既是智能設備,也成為(wei) 社交生活陪伴。騰訊自2019年起與(yu) 深圳市養(yang) 老護理院合作,嚐試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善護理服務,如養(yang) 老院正在使用“隱形護理員”智慧養(yang) 老監護係統,為(wei) 保護隱私,他們(men) 使用熱感應技術代替攝像頭,同時設置在室外和室內(nei) ,使工作人員能容易得知老人的去向。

  “數字化進程不斷加快,科技和創新是整個(ge) 適老化產(chan) 業(ye) 的核心。”梁春曉說,由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的適老化轉型所帶來的龐大需求,“適老化改造將成為(wei) 熱門賽道,我們(men) 初步估算,這將是萬(wan) 億(yi) 元市場的產(chan) 業(ye) ,但目前還處於(yu) 起步階段。”在他看來,從(cong) 適老化評估、方案設計、各類生活用具改造等,相關(guan) 服務和產(chan) 品需求豐(feng) 富,“在這樣一個(ge) 很長的產(chan) 業(ye) 鏈中,每一塊都值得企業(ye) 深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