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場懇談會激發治理效能(治理者說)
推動政策在群眾(zhong) 家門口宣講、民意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聽取、矛盾在群眾(zhong) 家門口化解、難題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解決(jue) 、發展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謀劃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hui) 治理,使每個(ge) 社會(hui) 細胞都健康活躍,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將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近年來,湖南省衡南縣探索推行屋場懇談會(hui) ,按照“宣傳(chuan) 宣講、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凝心聚力”原則,推動政策在群眾(zhong) 家門口宣講、民意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聽取、矛盾在群眾(zhong) 家門口化解、難題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解決(jue) 、發展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謀劃,努力實現凝聚民心、匯聚民智。
麵對麵宣講,傳(chuan) 播政策理論。衡南把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方針政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等作為(wei) 屋場懇談會(hui) 的重要內(nei) 容,縣、鄉(xiang) 、村三級幹部走進屋場,與(yu) 群眾(zhong) 同坐一條凳、同喝一壺茶,麵對麵宣傳(chuan) 宣講,讓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入家家戶戶。同時,把懇談會(hui) 開到社區小區、學校操場、企業(ye) 車間、項目工地、互聯網群組,確保宣傳(chuan) 宣講覆蓋各個(ge) 角落、各行各業(ye) 。在此基礎上,運用衡南漁鼓、衡州花鼓戲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表達形式,把“大道理”更好講到群眾(zhong) 心坎上,讓群眾(zhong) 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
心貼心交流,匯聚民情民意。屋場懇談會(hui) 不拘形式,不打橫幅,不設主席台,在大屋場、禾坪上、堂屋內(nei) 就能座談;不限時間,農(nong) 忙時節還可選擇在晚上,村民可以隨時參會(hui) 、離會(hui) ,發言不限時長;不定內(nei) 容,主題有所側(ce) 重,鼓勵村民隨時發言、暢所欲言;不先入為(wei) 主,對村民的發言不戴有色眼鏡。通過這種懇談形式,讓群眾(zhong) 敞開心扉講真話、說實情。自2019年推行屋場懇談會(hui) 以來,共收集意見建議4667條,實現各方意見充分交流、各方訴求充分表達、各方利益充分協調。
點對點化解,調處矛盾糾紛。屋場懇談會(hui) 鼓勵各方麵人員廣泛參與(yu) ,引導群眾(zhong) 當麵鑼對麵鼓、話說透解症結。要求參會(hui) 幹部會(hui) 前對村困難家庭、危重病人家庭、空巢老人及留守兒(er) 童家庭、信訪戶、村離任主要幹部“五必訪”,做到有的放矢;強化屋場黨(dang) 小組黨(dang) 建引領作用,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近年來實踐證明,屋場懇談會(hui) 為(wei) 基層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提供了一個(ge) 平台,讓大家有話可說、有理可講,進而凝聚起解決(jue) 難題、處理糾紛的合力。
實打實解難,推動排憂紓困。對群眾(zhong) 在屋場懇談會(hui) 上提出的問題,安排有專(zhuan) 人記錄、整理,做到政策問題解疑釋惑答複好、急難問題現場辦公解決(jue) 好、複雜問題集中交辦處理好。同時,聚焦公共服務、環保、教育、醫療等問題,推進“一門式”服務、城鄉(xiang) 治理標準化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等。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確保群眾(zhong) 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才能做到在群眾(zhong) 家門口解決(jue) 好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手牽手共進,助力發展振興(xing) 。衡南堅持“組織建立到屋場、產(chan) 業(ye) 發展到屋場、社會(hui) 事務管理到屋場、基礎設施建設到屋場”,建立了1998個(ge) 屋場黨(dang) 小組,村級集體(ti) 經濟蓬勃發展,社會(hui) 事務管理更加科學有序,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在此基礎上,探索推行“屋場懇談會(hui) +”,拓寬深化屋場懇談會(hui) 的內(nei) 涵和外延,推進屋場懇談會(hui) 不斷取得治理實效,廣泛凝聚發展合力,為(wei) 推動衡南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進一步推動屋場懇談會(hui) 工作落地落細,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把製度完善好,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好,就一定能提升基層綜合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實惠和好處。
(作者為(wei) 湖南省衡南縣委書(shu) 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