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青春聚力 “土家十三寨”出圈
新華社重慶4月27日電(記者王金濤、李曉婷、伍鯤鵬)暮春時節,位於(yu) 武陵山區的重慶黔江區峽峰疊翠,鬆鼠躍枝頭,野菜滿山坡,而活躍在這裏的一群群年輕人更勝似美好的武陵春光。那一股股青春力量,正湧動在舞台上、屏幕中、織機前……
一首歌唱紅十三寨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隔水又隔崖,樹上喜鵲喳喳叫,蝴蝶雙雙落花開……”15秒,唱四句歌詞,嗓音清亮高亢的歌手覃誠芳和十三寨一起火了。
覃誠芳形容自己是“被迫火起來”,這位“85後”土家幺妹從(cong) 沒想過一首歌能唱紅十三寨。2018年,由她演唱的土家族民歌《幺妹住在十三寨》被網友截取片段做成短視頻發布,一時間引發上萬(wan) 人在抖音上對口型表演。
十三寨位於(yu) 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是由13個(ge) 土家傳(chuan) 統院落構成的民居群落。2016年,黔江區深度挖掘土家民俗文化,舉(ju) 辦首屆最美寨主大會(hui) ,覃誠芳被推選為(wei) 土家十三寨總寨主,承擔對外宣傳(chuan) 推廣十三寨的任務。
如何讓獨具特色的土家十三寨“出圈”?覃誠芳找到土家民歌知名詞曲作者,創作了這首曲優(you) 詞美的民歌。歌曲走紅網絡後,不少網友留言:“真想去十三寨看看!”後來覃誠芳在十三寨舉(ju) 辦了一次歌會(hui) ,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名歌迷專(zhuan) 程趕來助陣。
抖音的傳(chuan) 播速度和可觀流量,讓覃誠芳看到短視頻平台的傳(chuan) 播優(you) 勢,她注冊(ce) 了自己的抖音賬號,將大量十三寨視頻“上網”,十三寨的名氣逐漸大了起來。
颯!土家幺妹顯身手
“我們(men) 是土家八幺妹,我們(men) 為(wei) 黔江羊肚菌代言……”屏幕前,8名年輕美麗(li) 的女子身著土家服飾,手拿羊肚菌,青春的臉上揚起笑容。
“參與(yu) 直播的土家幺妹都是十三寨的寨主,我也是其中一個(ge) 。”脫下刺花巾帕和五彩織錦長裙,女兒(er) 寨寨主李佳又變身為(wei) 一名導遊。
十三寨沿用女寨主傳(chuan) 統,女寨主們(men) 來自各行各業(ye) ,由寨主大會(hui) 公開選出。去年,李佳等人成立了土家八幺妹誌願直播團,李佳擔任團長,帶領寨主們(men) 在抖音上推薦黔江旅遊活動和農(nong) 特產(chan) 品。
小南海鎮鎮長田雲(yun) 華告訴記者,2014年起,黔江對十三寨的土家吊腳樓群進行保護修繕,發展民俗旅遊,並確定“一寨一品”策略,十三寨的寨主們(men) 就成了十三寨的“免費廣告”。
“寨主更像誌願者,沒有工資也不直接管理山寨,是山寨的形象代言人。”陳家寨寨主陳福容說,“大家憑著一腔熱血,隻想家鄉(xiang) 越來越好。”
有一次,幾個(ge) 幺妹走進茶田搞采茶直播,臉曬到脫皮,卻沒有一人叫苦。平日裏,即便工作忙碌,也少有人缺席集體(ti) 活動。“幾個(ge) 小姑娘的努力,讓人佩服。”田雲(yun) 華說。
回鄉(xiang) 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熊家寨能“武”、何家寨能“歌”、擺手寨能“舞”……如今,十三寨村民依靠各具特色的產(chan) 業(ye) 吃上“致富飯”。
多年前,這裏交通不便、經濟滯後,山裏的年輕人奔向城市打工。如今,民俗旅遊、非遺文化發展起來,進城的年輕人又不約而同回來了。
小南海鎮在2017年引進重慶篤誠工藝品有限責任公司發展西蘭(lan) 卡普非遺產(chan) 業(ye) 。32歲的小夥(huo) 子舒敏去年返鄉(xiang) 後加入篤誠公司,負責西蘭(lan) 卡普非遺項目的整體(ti) 運營。在土家語裏,“西蘭(lan) 卡普”意為(wei) 花鋪蓋,是一種土家織錦,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去年年初,小南海鎮打造西蘭(lan) 卡普農(nong) 民工返鄉(xiang) 創業(ye) 園,自開園以來,創業(ye) 園營業(ye) 收入達3045萬(wan) 元,共實現就業(ye) 231人。
“在這裏工作不僅(jin) 穩定,還能用自己的知識技能幫助家鄉(xiang) 發展,何樂(le) 而不為(wei) ?”舒敏說。
在西蘭(lan) 卡普非遺工坊,返鄉(xiang) “90後”李蔓正仔細編織著西蘭(lan) 卡普織錦。李蔓說,公司為(wei) 每個(ge) 員工都購買(mai) 了社會(hui) 保險,每月基本工資有2000多元。除了做織工,她還負責工坊產(chan) 品的電商銷售工作。
田雲(yun) 華說,返鄉(xiang) 年輕人有知識、有技能,懂電商、會(hui) 營銷。許多人白天在工坊工作,晚上參與(yu) 土家民俗歌劇院的演出,多種收入讓年輕人“留”得放心。近年來,小南海鎮有1700餘(yu) 名外出務工人員回流,其中800餘(yu) 人在40歲以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