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用心辦好教育 家長孩子滿意(有溫度的舉措 暖民心的行動②)

發布時間:2022-04-29 10:35:00來源: 人民日報

  陝西省延安市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用心辦好教育 家長孩子滿意(有溫度的舉(ju) 措 暖民心的行動②)

  本報記者 張丹華

  核心閱讀

  近年來,陝西省延安市多措並舉(ju) 辦教育:促進公平發展、改善辦學條件、紮實推進“雙減”……一項項措施的落地實施,力求交出一份滿意的教育答卷,讓革命老區的孩子“學有所教”。

  2015年2月1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陝西延安市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看望教職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抓發展在根上還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重視教育,重視基礎教育尤其是老區的基礎教育,財政資金要向這方麵傾(qing) 斜。

  多年來,在政府和社會(hui) 各界的支持下,學校的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硬件軟件設施不斷豐(feng) 富,讓更多學生享受到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

  完善硬件設施

  學生幸福成長

  7年過去了,如今的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變化不小。

  “天空劃過一道亮色,給你的世界作一曲動聽的歡歌,這裏是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陽光直播室。”美麗(li) 的校園上空傳(chuan) 出清脆稚嫩的聲音。“我是六年級的播音員樊靈慧……”走進如今的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四層嶄新的教學樓映入眼簾,樓前一大片綠茵茵的草坪上,足球門、籃球架、乒乓球台錯落有致。書(shu) 法室、舞蹈室、合唱室等18間文化活動教室,點燃了同學們(men) 熱愛生活、追求夢想的火種。

  “校園每年都變得更漂亮,在這裏學習(xi) 讓我感受到了無微不至的關(guan) 愛和照顧,心裏充滿溫暖。”樊靈慧說。

  2015年,延安市各級政府投入600多萬(wan) 元,將學校的教學樓擴建到四層,硬件設備更加齊全。為(wei) 了解決(jue) 在外務工家庭的孩子吃飯問題,讓孩子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學校還專(zhuan) 門開設了廚房,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營養(yang) 午餐。“中午一葷一素兩(liang) 個(ge) 菜,米飯、麵條、包子、餃子每天不重樣,可好吃了。”樊靈慧說,同學們(men) 中午一起在學校吃飯,吃得好、吃得香,飯後還有時間午休,下午上課精神好。

  走進教室,從(cong) 投影儀(yi) 到多媒體(ti) 設備,再到電子白板應有盡有,老師們(men) 上課的方式也更加豐(feng) 富。“通過電子白板可以查資料,隨時找到需要的教學輔助圖形,便於(yu) 同學理解教學內(nei) 容,提升教學質量。”學校教師周榮說。

  事實上,這樣的變化不僅(jin) 發生在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也發生在革命老區的每一個(ge) 角落。“‘十三五’期間,延安市累計投入85億(yi) 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er) 園480所,新增學位9.1萬(wan) 個(ge) 。”延安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馮(feng) 付軍(jun) 介紹。

  辦學條件提升

  孩子樂(le) 在其中

  每周三是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最熱鬧的日子。

  這一天,腰鼓、剪紙、民歌、足球、口風琴等16項豐(feng) 富多彩的社團活動齊亮相,孩子們(men) 爭(zheng) 相表演,校園裏一片歡聲笑語。“現在,學校開設的各類社團,盡力滿足學生們(men) 課外興(xing) 趣需求,讓孩子在幸福快樂(le) 中成長。”學校教師馮(feng) 海燕說。

  “參加社團活動幫助我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藝術素養(yang) ,還讓我學到更多技能。不僅(jin) 如此,我還是一名‘小小講解員’呢。”六年級同學馮(feng) 紫一驕傲地說,學校組建了“小小講解員”義(yi) 務宣講團,她和同學們(men) 利用節假日和周末在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寶塔山等地做義(yi) 務講解員,為(wei) 遊客講述延安紅色故事。

  “當講解員讓我深刻理解了什麽(me) 是延安精神。”參與(yu) 多次講解後,靦腆的馮(feng) 紫一變得開朗起來,“身邊學習(xi) 環境的不斷改善,讓我體(ti) 會(hui) 到了全社會(hui) 對我們(men) 青少年的嗬護。”

  2020年,延安市、區兩(liang) 級政府對學校進行改擴建,新建綜合樓1棟,現已投入使用,並配備了舞蹈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圖書(shu) 閱覽室、體(ti) 育器材室、心理谘詢室、報告廳等功能室。每個(ge) 功能室都配置了先進的教學設備。

  學校教務主任折彩雲(yun) 介紹,近年來,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先後與(yu) 福州、南京、廣州等地學校開展教師培訓、交流學習(xi) 、課堂示範等活動,還借助互聯網,與(yu) 一些學校開展實時教學,讓同學們(men) 接觸到更多學校精彩的授課內(nei) 容。

  2015年,賈一敏還是個(ge) 二年級的學生,如今她早已小學畢業(ye) ,被新區第一中學錄取。“在學校期間,我們(men) 經常有機會(hui) 去其他城市參加冬令營、夏令營活動,和當地的小朋友一起互動學習(xi) ,增長見識。”她說,現在母校發展得越來越好,雖然已經畢業(ye) ,但她還是會(hui) 經常想念。“每次想起母校都感覺特別溫暖!”

  “我們(men) 向同行學習(xi) ,好讓這裏的孩子,能和其他學校的孩子一樣,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馮(feng) 海燕說。

  一分耕耘換來一分收獲。7年來,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先後獲得了“陝西省文明校園”“全國五星級紅軍(jun) 小學”“延安市文明校園”等榮譽,不斷努力為(wei) 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xi) 環境。

  認真落實“雙減”

  開展課後服務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教育的需求,讓學生們(men) “學有所教”,交一份滿意的教育答卷,是延安市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以來,延安市努力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you) 質發展,創建省級示範幼兒(er) 園45所、省級示範高中5所、省級特殊教育示範學校2所,普惠性幼兒(er) 園占比90%以上。深化招生入學製度改革,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教育普及程度顯著提高,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6.65%,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7%。全市整體(ti) 通過“國家義(yi) 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評估認定和“雙高雙普”評估驗收,市教育局被省政府評為(wei) “陝西省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先進集體(ti) ”。

  “雙減”政策正式落地後,延安市把“雙減”工作作為(wei) 重大民生工程,研究部署全市“雙減”工作,讓家長放心、安心。《延安市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和《關(guan) 於(yu) 市直中小學課後服務收費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明確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管理責任和學校主體(ti) 責任,大力推行課後服務“5+2”模式,全麵落實課後服務“兩(liang) 個(ge) 全覆蓋”。

  “我們(men) 學校實行‘5+2’課後服務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全部開展課後服務、每天課後服務兩(liang) 小時,申請參與(yu) 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達到了100%。”楊家嶺福州希望小學校長高梅說。

  在黃陵縣橋山小學,學校將課後服務覆蓋到一至六年級,不同年級執行不同的服務項目,包括鞏固練習(xi) 、輔導作業(ye) 、開展興(xing) 趣班等,時間上方便了廣大上班族接送孩子,也能讓學生在校完成作業(ye) 。

  “孩子在學校參加興(xing) 趣班,回到家作業(ye) 也做完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情,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者看一些課外書(shu) 籍等。”學生家長宋敏蓉說,“課後服務模式讓很多像我這樣因上班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的家長舒了一口氣,這樣的政策很貼心!”

  截至2021年底,延安市義(yi) 務教育學校全部開展了課後服務,共有23萬(wan) 名學生、1.3萬(wan) 名教師參與(yu) ,學生參與(yu) 率92.9%、教師參與(yu) 率83.3%。

  “全市教育係統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陝西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促進教育公平發展;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強力推進‘雙減’,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讓革命老區的孩子‘學有所教’。”馮(feng) 付軍(jun) 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