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譜寫新篇章 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推進教育公平 共享優(you) 質教育(譜寫(xie) 新篇章)
什麽(me) 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如何讓每一個(ge) 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教育向著更高水準的公平,邁出堅實步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hui) 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例連續保持在4%以上,優(you) 先向農(nong) 村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傾(qing) 斜,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穩步推進,區域、城鄉(xiang) 、校際差距逐步縮小,高校招生持續向中西部和農(nong) 村地區傾(qing) 斜,學生資助製度不斷健全,更多孩子擁有了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
讓每個(ge) 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hui)
2019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慶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位於(yu) 大山深處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ang) 小學。總書(shu) 記指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ge) 幸福快樂(le) 的童年。”
如今,中益鄉(xiang) 小學有可喜的新變化。“娃娃們(men) 用上嶄新的塑膠操場,住上能洗熱水澡的宿舍,還實現了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校長劉斌說,“我們(men) 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陽光。”
“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義(yi) 務教育有保障,而控輟保學則是實現目標的重要任務。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多措並舉(ju) 加大勸返複學力度,製定“一生一案”工作方案精準施策,同時對勸返複學學生進行分類安置,合理安排教學內(nei) 容,幫助他們(men) 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2021年,全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個(ge) 百分點,義(yi) 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義(yi) 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脫貧家庭輟學學生自2020年底保持動態清零,曆史性解決(jue) 了長期存在的輟學問題,全麵實現了義(yi) 務教育有保障。
“努力讓每個(ge) 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hui) ”,這是莊嚴(yan) 的承諾,也是奮進的方向。
——隨遷子女入學不再難。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隨遷子女入學相關(guan) 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wei) 主、以公辦學校為(wei) 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進一步健全以居住證為(wei) 主要依據的入學辦法,簡化證明材料,降低入學門檻;全麵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嚴(yan) 禁收取借讀費、讚助費,發現一起查處一起。2021年,全國義(yi) 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mai) 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占比達到90.9%。
——家門口就有普惠幼兒(er) 園。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幼有所育”取得顯著成效,各地以縣為(wei) 單位製訂普惠性幼兒(er) 園布局規劃,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同時落實政府投入為(wei) 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學前教育投入機製。2021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8.1%,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7.8%,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51.9%。
——殘疾孩子受教育機會(hui) 大幅增加。按照精準核查、科學評估、分類安置的原則,各地就近就便優(you) 先安排適齡殘疾兒(er) 童就讀,對重度殘疾、無法到校就讀的殘疾兒(er) 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2021年,適齡殘疾兒(er) 童義(yi) 務教育入學率95%以上,在此基礎上,全麵向學前、高中以上階段兩(liang) 端延伸,確保各類適齡殘疾兒(er) 童“應入盡入”。
讓億(yi) 萬(wan) 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you) 質教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推進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發展,縮小城鄉(xiang) 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
在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有學上”問題之後,教育公平實現新跨越,如今正乘勢而上,向著“讓億(yi) 萬(wan) 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you) 質教育”的願望邁進。
看著紅白相間的新教學樓、標準化的塑膠操場、錯落有致的學生宿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洛俄依甘鄉(xiang) 小學校長俄地爾良感慨道:“現在村子裏最美的建築就是學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先後實施義(yi) 務教育全麵改薄、鄉(xiang) 村小規模學校和鄉(xiang) 鎮寄宿製學校建設、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yu) 能力提升等工程項目,重點加強農(nong) 村學校建設,99.8%的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
“我喜歡班裏的大屏幕,裏麵的老師唱歌特別好聽,還有城裏的同學和我們(men) 一起上課。”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小學,互聯網課堂深受孩子們(men) 喜愛。
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達100%,未聯網學校實現動態清零,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ti) 係已將32個(ge) 省級平台全部接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在硬件設施改善的同時,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也不斷加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特崗計劃”規模不斷擴大,中央財政累計投入779億(yi) 元,為(wei) 中西部地區鄉(xiang) 村學校補充103萬(wan) 名教師,覆蓋中西部地區22個(ge) 省份的1000多個(ge) 縣、3萬(wan) 多所學校。2021年,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you) 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啟動實施,每年將為(wei) 脫貧縣及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yang) 1萬(wan) 名左右師範生。
均衡發展要改變“鄉(xiang) 村弱”,也要緩解“城鎮擠”。前段時間,遼寧省鞍山市的蔡先生十分高興(xing) ,原因是家門口的兩(liang) 所小學合並重組,實行集團化辦學。蔡先生說:“原本兩(liang) 所學校教育水平有差距,大家都想上好學校,現在進行一體(ti) 化師資配置和教學管理,人人都能享受優(you) 質資源了。”
近年來,教育部門大力推進義(yi) 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2021年,全國36個(ge) 大中城市公辦義(yi) 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比例超過99%,全國義(yi) 務教育階段大班額比例降至0.71%,超大班額降至0.01%。“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
“推進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和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是一項重大任務,目前全國所有縣(市、區)都通過了國家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驗收,下一步將從(cong) 基本均衡向優(you) 質均衡邁進。”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
讓每個(ge) 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推進教育精準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讓每一個(ge) 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要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le) 成長,讓每個(ge) 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就要不斷拓寬貧困學生縱向流動的通道,為(wei) 貧困地區學生創造更為(wei) 公平的受教育機會(hui) 。
“多虧(kui) 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讀大學。”謝非是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的貧困學生,得益於(yu) 國家實施的重點高校招收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zhuan) 項計劃,考入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
像謝非一樣受益於(yu) “專(zhuan) 項招生計劃”的學生還有很多。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單列計劃、單獨錄取等方式,保障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製逐步建立。10年來,專(zhuan) 項計劃每年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由2012年的1萬(wan) 人擴至2021年的12.2萬(wan) 人,累計錄取學生82萬(wan) 餘(yu) 人,極大增加了貧困地區學生獲得優(you) 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可能。
職業(ye) 教育也讓眾(zhong) 多年輕人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hui) 。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紮西祝瑪照顧著幾位患者,無微不至。“我原本以為(wei) 自己要放一輩子的羊,沒想到還能繼續學習(xi) ,甚至有一天能定居成都,成為(wei) 一名醫院職工。”紮西祝瑪心懷感激。
當前,我國職業(ye) 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nong) 村,“職教一人,就業(ye) 一人,脫貧一家”成為(wei) 許多家庭的生動寫(xie) 照。2013年至2020年底,累計有800多萬(wan) 貧困家庭學生接受中高等職業(ye) 教育,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故事正在發生。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離不開完善的資助體(ti) 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學生資助製度不斷健全、資助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幫助數千萬(wan)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完成學業(ye) 。
“生源地助學貸款解決(jue) 了學費問題,兩(liang) 個(ge) 孩子都能上大學,真是太好了。”辦完貸款手續,河南省鄲城縣虎崗鄉(xiang) 腰劉莊村民申見力長舒一口氣,“入學後還能申請特別資助,還有國家助學金,生活費也不用操心。”
據介紹,目前我國學生資助項目實現了“三個(ge) 全覆蓋”,即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從(cong) 製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ge) 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一項項政策、一組組數據、一張張笑臉,都是教育公平的陽光灑向祖國大地的印記。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體(ti) 係正在形成,教育發展成果必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本報記者 丁雅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