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保障生活物資,不容有“失”

發布時間:2022-05-05 10:2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疫情期間,上海市的生活物資保障問題備受關(guan) 注。27日,上海寶山區3名幹部因發放保供物資失職瀆職被問責,上海新江內(nei) 燃機廠公寓負責人張喜生侵吞政府防疫保障物資接受監察調查。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已追責問責38人。

  當前,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yu) 社會(hui) 麵清零的攻堅階段。一方麵,人們(men) 期盼盡早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大仗硬仗。另一方麵,保障2500萬(wan) 市民的生活物資供應,事關(guan) 基本民生和抗疫大局,仍然不容有“失”。

  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從(cong) 多方麵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政府發放生活物資保供禮包,全國各地帶著新鮮蔬果、凍鮮肉禽、蛋奶製品、方便食品和飲料等鼎力相助,解了很多人的“急難愁盼”。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家與(yu) 病毒較量的關(guan) 鍵時期,有少數人伺機而動,企圖鑽疫情防控的“空子”。據此前上海寶山區政府通報顯示,雲(yun) 南省曲靖市向上海寶山區捐贈了一批蔬菜農(nong) 產(chan) 品,接受捐贈的新江內(nei) 燃機公寓負責人張某在收到捐款物資後,沒有按要求分配給公寓內(nei) 租戶,私自將該批物資轉賣牟利。

  事件造成惡劣影響,同時也反映出該街道捐贈物資發放管理流程上存在的漏洞。上海市紀委監委在27日通報中要求,對存在利益輸送、失職瀆職和作風問題的,一經發現,要堅持“從(cong) 嚴(yan) 從(cong) 快”原則,嚴(yan) 肅追究、徹查到底,以強有力的監督執紀問責,堅決(jue) 懲治“大禮包”腐敗。

  生活物資保障不能有“失”,還要“足斤足兩(liang) ”。近段時間,上海還出現一些保供物資涉嫌以次充好、假冒偽(wei) 劣等問題。日前,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多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包括保供物資“醬香豬排骨”涉嫌標注虛假生產(chan) 日期、“豬奶頭肉”充當精品五花肉,以及銷售過期冷凍雞翅等等。

  對於(yu) 哄抬物價(jia) 、質價(jia) 不符,利用社區團購發“疫情財”等行為(wei)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也加大打擊力度,“露頭就打”。近日,公安部下發通知,要求要毫不鬆懈依法嚴(yan) 厲打擊擾亂(luan) 市場經濟秩序有關(guan) 違法犯罪行為(wei) ,嚴(yan) 厲懲處“發國難財”不法分子,依法嚴(yan) 厲打擊製假售假、侵犯知識產(chan) 權以及囤積居奇、哄抬民生物品價(jia) 格等違法犯罪,切實維護正常市場經濟秩序和人民群眾(zhong) 合法權益。

  關(guan) 鍵時期,穩物資保障就是穩人心,不能讓“黑心”肆無忌憚,也不能讓底線失守。要把政府保供這件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除了加大涉疫違法犯罪行為(wei) 的打擊力度,還需要從(cong) 源頭把控好,把流程理順,把責任壓實,嚴(yan) 施監管,依法追責。對不法行徑零容忍,把民生需求用心托好底。(記者袁秀月)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