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促消費是應急之策和固本之舉
作者:張敬偉(wei)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複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短期支持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從(cong) 係統全麵促進消費的角度,提出了5方麵20項重點舉(ju) 措。
內(nei) 外市場風險雙重疊加,穩經濟的關(guan) 鍵是釋放內(nei) 循環動力。一季度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wei) 69.4%,足以說明消費已經成為(wei) 穩經濟的主要動力,因此,國家“放大招”促消費是穩經濟的應急之策和固本之舉(ju) 。
一方麵,政策性救急體(ti) 現了中國治理優(you) 勢。從(cong)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到疏通全國物流通道,再到全麵降準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精準釋放流動性,再到最新出台的《意見》措施,凸顯國家針對疫情把脈補短開藥方的效率之高。從(cong) 全國物流大通道的基本暢通,到疫情地區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裏”的逐步解決(jue) ,彰顯中國治理體(ti) 製的獨特優(you) 勢。
另一方麵,《意見》著眼於(yu) 消費升級,將進一步發揮消費對於(yu) 經濟發展的動力作用。譬如關(guan) 注不同領域和全體(ti) 的消費訴求,推動消費政策、製度、技術、業(ye) 態、模式等方麵的創新,破除總消費領域體(ti) 製機製障礙,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等。
國民經濟循環是個(ge) 係統過程,涉及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因此,促消費穩經濟要有係統思維,更要抓住市場主體(ti) 這個(ge) “牛鼻子”,早日實現複工複市複產(chan) ,打通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的循環。
隻有穩住市場主體(ti) ,才能保就業(ye) 、穩收入,穩住消費基本盤。中國1.5億(yi) 個(ge) 市場主體(ti) 是經濟的根、就業(ye) 的魂。本次助企紓困,目的是為(wei) 了提振中小企業(ye) 的信心,提升其應對風險的韌性,保住實體(ti) 經濟的經脈。特別是在整體(ti) 需求不足、行業(ye) 承壓的背景下,幫助消費服務市場主體(ti) 渡過難關(guan) ,將政策向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行業(ye) 更多傾(qing) 斜。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有很多提振消費的亮點。譬如綠色消費,再如設立市內(nei) 免稅店等等,這些舉(ju) 措還需要相關(guan) 的細化措施和製度設計,有序落實到位。當然,麵對新舉(ju) 措,各城各地也需根據實際情況執行,避免無效投資和資源浪費。
《意見》明確在各大中城市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cang) 儲(chu) 、分揀、加工、包裝等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城郊大倉(cang) 基地,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luan) 。要在疫情期間做好穩供保價(jia) ,就近穩供是關(guan) 鍵。疫情發生時,全國路網會(hui) 發生梗阻,物資供應也會(hui) 出現問題。因此,各大城市就近建設多功能城郊大倉(cang) 基地,能夠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luan) 。
從(cong) 長遠來看,除了現在的疫情“灰犀牛”,未來還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黑天鵝”事件。應急時刻,就近有糧心不慌,就近保障才心安。更重要的是,各大中城市就近建設多功能城郊大倉(cang) 基地,等於(yu) 在全國範圍內(nei) 構建了生活物資儲(chu) 備係統,和現有的市場化物資供應和物流配送係統形成了“雙核”係統,這樣就會(hui) 形成應急保供的雙回路。
除了生活物質供應需要規劃建設多功能城郊大倉(cang) 基地,生產(chan) 領域也要做好相應的物資保供儲(chu) 備。新冠肺炎疫情和烏(wu) 克蘭(lan) 危機導致風險挑戰增多,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看,生產(chan) 物資的儲(chu) 備,不僅(jin) 關(guan) 乎產(chan) 業(ye) 鏈穩定,更關(guan) 乎國家安全。(張敬偉(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