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為鄉村兒童打開閱讀之門
作者:費禕(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日前,首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在北京舉(ju) 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給大會(hui) 的賀信中指出,“希望孩子們(men) 養(yang) 成閱讀習(xi) 慣,快樂(le) 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hui) 都參與(yu) 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濃厚氛圍”。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一直是我國全民閱讀中的薄弱環節,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ei) ,進一步幫助鄉(xiang) 村兒(er) 童打開閱讀之門是一項艱巨任務。
英國文學家和兒(er) 童閱讀推廣人艾登·錢伯斯曾提出過一個(ge) 著名的“兒(er) 童閱讀循環”理論,這一理論由“選書(shu) ”(藏書(shu) 、近在手邊的書(shu) 、拿得到的書(shu) 、陳列方式)、“閱讀”(閱讀時間、聽故事、自己閱讀)、“回應”(“我好想再讀一次”、正式討論、讀後閑聊)三個(ge) 環節組成,每次閱讀時,閱讀者總是遵循著一定的循環過程。其間的每一個(ge) 環節都牽動著另一個(ge) 結果,周而複始。而在這個(ge) 循環過程中,都需要“有協助能力的大人”給予指導和幫助。
近年來,隨著農(nong) 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國家對鄉(xiang) 村教育投入的增加,農(nong) 村的孩子不再無書(shu) 可讀,最缺乏的恰恰是“有協助能力的大人”給予指導和幫助。筆者調研中發現,在農(nong) 村,很多家長難以擔當閱讀指導大任,“幾乎從(cong) 不陪伴孩子閱讀”的家長占比21.12%,“曾陪伴孩子閱讀,但不頻繁”“寒暑假會(hui) 陪伴孩子閱讀”的家長占比66.25%,經常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僅(jin) 占比12.62%。這和城市兒(er) 童的閱讀狀況形成鮮明對比。2016年《中國城市兒(er) 童閱讀調查報告》顯示:“在閱讀影響上,父母、老師、同伴是對孩子閱讀習(xi) 慣養(yang) 成最重要的三類人,其中父母以34.8%居於(yu) 首位。”
要解決(jue) “缺乏有效的閱讀指導”這一困擾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的主要障礙,關(guan) 鍵在於(yu) 鄉(xiang) 村教師,因為(wei) 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習(xi) 慣的培養(yang) 基本依賴學校老師的督促。
鄉(xiang) 村教師是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的主要指導者,他們(men) 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指導力度及打造閱讀環境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鄉(xiang) 村兒(er) 童的閱讀水平。鄉(xiang) 村教師的閱讀素養(yang) 和文學素養(yang) 也在很大程度上決(jue) 定著鄉(xiang) 村兒(er) 童的閱讀質量。然而,受我國高校兒(er) 童文學專(zhuan) 業(ye) 設置不足、鄉(xiang) 村學校工作環境相對較差、發展前景不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鄉(xiang) 村學校較難吸引到足夠多的優(you) 秀教師。有的鄉(xiang) 村教師年齡偏大,教學方式陳舊落後,不少人除了教學工作,還要承擔農(nong) 活、家務勞動。一些鄉(xiang) 村教師自身缺乏閱讀的條件和習(xi) 慣,平時的閱讀僅(jin) 限於(yu) 教材和教學指導用書(shu) ,比如有調研顯示,17.72%的鄉(xiang) 村教師隻講教材,不會(hui) 指導學生進行文學閱讀,16.78%的鄉(xiang) 村教師因為(wei) 學校條件不夠,有心無力。所有這些表明,幫助鄉(xiang) 村孩子打開閱讀之門,首先要做好鄉(xiang) 村教師的工作。
一方麵,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應鼓勵有餘(yu) 力的鄉(xiang) 村中小學教師根據鄉(xiang) 村兒(er) 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設特色閱讀課程,如繪本課、詩歌課、故事課。鼓勵鄉(xiang) 村教師學習(xi) 了解“在地化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打通閱讀和生活的聯係,從(cong) 廣闊的鄉(xiang) 土生活中發掘學習(xi) 資源,把時間和空間都有限的課堂學習(xi) 延伸至無限的“從(cong) 生活中學習(xi) ”。比如,當閱讀關(guan) 於(yu) 自然的讀物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田野,在實地考察中感受自然的美,學習(xi) 、創作關(guan) 於(yu) 自然的詩歌或散文。如此一來,學生有了學習(xi) 的興(xing) 趣,老師也能改善原本枯燥的課堂氛圍,雙方都會(hui) 獲得更多樂(le) 趣。對於(yu) 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並給予指導的鄉(xiang) 村教師,學校在績效考核上要給予適當體(ti) 現。此外,還須盡量給鄉(xiang) 村教師提供到高校培訓和學習(xi) 的機會(hui) ,努力提升鄉(xiang) 村教師的文學素養(yang) 、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及教學設計能力,鼓勵他們(men) 開發出適合鄉(xiang) 村兒(er) 童特點的鄉(xiang) 土讀本。
另一方麵,要紮實做好鄉(xiang) 村定向師範生的培養(yang) 工作,積極為(wei) 鄉(xiang) 村學校培養(yang) 優(you) 良師資。我們(men) 要鼓勵部屬師範大學和高水平地方師範院校,加強鄉(xiang) 村教師儲(chu) 備人才培養(yang) ,培養(yang) 既具備語文教師的普遍職業(ye) 技能,又對鄉(xiang) 村文化有了解,還熱衷鄉(xiang) 村教育的新型鄉(xiang) 村語文教師。在定向師範生的培養(yang) 過程中,有必要將鄉(xiang) 村文化知識融入課程目標及課程的組織與(yu) 評價(jia) 中,還應鼓勵師範生在假期走進鄉(xiang) 村學校,以開設閱讀課、組織讀書(shu) 會(hui) 等形式對鄉(xiang) 村兒(er) 童進行閱讀指導,加深師範生對鄉(xiang) 村兒(er) 童心理、情感及閱讀需求的了解,鍛煉他們(men) 的閱讀指導能力。
此外,還應整合多方麵的資源和力量,對鄉(xiang) 村教師組織兒(er) 童閱讀活動給予支持,比如可以設立專(zhuan) 項閱讀推廣基金,搭建鄉(xiang) 村教師“閱讀推廣人”網絡平台圈子,加強鄉(xiang) 村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分享,讓鄉(xiang) 村教師成為(wei) 鄉(xiang) 村兒(er) 童最重要的閱讀推廣人和指導者。加大公益閱讀資源服務平台的建設和推廣,如國內(nei) 童書(shu) 出版界就創辦了公益網站“生命樹童書(shu) 網”,給城鄉(xiang) 兒(er) 童免費分享了不少優(you) 質抗疫童書(shu) 。組織開發類似於(yu) “空中課堂”的公益閱讀課程平台,通過優(you) 秀師資“雲(yun) 共享”,讓鄉(xiang) 村學校師生接觸優(you) 質教學範例和豐(feng) 富的閱讀資源。
改善鄉(xiang) 村兒(er) 童的閱讀狀況是個(ge) 需要多方麵協調的大工程,不僅(jin) 需要硬件支持,還需要軟件支撐。在硬件上,要借助公共圖書(shu) 館的力量,開展館校合作,促進圖書(shu) 資源流通,盡可能地為(wei) 鄉(xiang) 村教師開展閱讀活動提供充足的圖書(shu) 資源;在軟件上,可以邀請公共圖書(shu) 館的館員或閱讀推廣領域的專(zhuan) 家學者到校開設閱讀推廣講座,培訓鄉(xiang) 村教師做好圖書(shu) 閱讀指導工作。
要而言之,我們(men) 要支持、鼓勵更多鄉(xiang) 村教師成為(wei) 鄉(xiang) 村兒(er) 童閱讀的“點燈人”,指導廣大鄉(xiang) 村兒(er) 童養(yang) 成良好的閱讀習(xi) 慣,提升他們(men) 的閱讀能力,以小圈子推動大風氣,營造鄉(xiang) 村社會(hui) 愛讀書(shu) 、讀好書(shu) 、善讀書(shu) 的濃厚氛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