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詳解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

發布時間:2022-06-29 09:49:00來源: 新華社

  原標題:新華全媒+ | 調整風險人員隔離管理期限、強化監測預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詳解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28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與(yu) 第八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相比,第九版防控方案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因時因勢對風險人員隔離管理、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疫情監測等方麵進行了修訂,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28日舉(ju) 行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權威專(zhuan) 家對第九版防控方案進行了解讀。

  優(you) 化調整風險人員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

  第九版防控方案提出,將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cong) “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wei) “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前不再進行核酸雙采雙檢;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從(cong) “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wei) “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傳(chuan) 防處研究員王麗(li) 萍介紹,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wei) 2至4天,絕大部分能在7天內(nei) 檢出。基於(yu) 研究結果和國內(nei) 多地的防控實踐,第九版防控方案對疫情相關(guan) 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限和方式進行了優(you) 化。

  “目前國際和國內(nei) 的流行優(you) 勢毒株均為(wei) 奧密克戎變異株。隔離管理期限的調整並不意味著防控措施的‘寬鬆’,而是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流行特點對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you) 化,不會(hui) 增加疫情傳(chuan) 播的風險,是精準防控的體(ti) 現。”王麗(li) 萍說。

  統一封管控區和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

  此前我國施行兩(liang) 類風險區劃定標準,分別是高、中、低風險地區劃定標準和封控區、管控區、防控區劃定標準。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說,第九版防控方案將兩(liang) 類風險區域劃定標準和防控措施進行了銜接對應,整合統一使用高中低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

  根據第九版防控方案,高風險區采取“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等封控措施,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可降為(wei) 中風險區,之後如果連續3天沒有新增感染者,可降為(wei) 低風險區;中風險區采取“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如果連續7天沒有新增感染者,可降為(wei) 低風險區。

  中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為(wei) 低風險區,采取“個(ge) 人防護、避免聚集”等防範措施。低風險區人員離開所在的地區或城市,應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第九版防控方案還明確規定,在疫情處置過程中,如果個(ge) 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對居住地、工作地、活動區域的傳(chuan) 播風險較低,密接人員已經及時管控,經研判沒有社區傳(chuan) 播風險,也可以不劃定風險區域。”雷正龍說。

  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

  王麗(li) 萍介紹,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chuan) 播更快、隱匿性更強的特點,第九版防控方案進一步強化了監測預警,開展人、物、環境等多渠道監測,以提升常態化監測的敏感性,實現病例的早發現。

  具體(ti) 來看,一是加密了風險職業(ye) 人群核酸檢測頻次。對與(yu) 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集中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定點醫療機構和普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醫務人員等每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

  二是新增了藥品監測要求。當出現本土疫情後,轄區藥店應對購買(mai) 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藥物的人員進行實名登記,督促用藥人及時開展檢測。

  三是增加抗原檢測作為(wei) 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可疑患者、疫情處置時對中高風險區人員等可增加抗原檢測。

  雷正龍說,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將指導各地及時做好防控措施的貫徹落實和平穩銜接,並適時對各地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抽查,促進第九版防控方案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記者溫競華、顧天成)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