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要互聯網醫院發揮實效,應敢於和善於“談錢”

發布時間:2022-07-05 10:51:00來源: 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羅誌華 醫生

  有的醫生完成線下高負荷工作量後,再利用休息時間線上接診;有的醫生雖為(wei) 主任醫師,一次線上接診也隻有9.6元診療費……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醫生對互聯網醫院的積極性不高,一方麵由於(yu) 線下醫療服務需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麵互聯網醫院的診療服務定價(jia) 不盡合理。有醫生建議,要為(wei) 醫生線上出診提供“陽光收入”,相關(guan) 部門也要及時製定互聯網醫院診療的相應規範及物價(jia) 標準,完善績效激勵評價(jia) 機製。

  當前,互聯網診療發展勢頭正勁,但很多互聯網醫院是“花架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超過1.3萬(wan) 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中,建成互聯網醫院的約為(wei) 1700家。《2021中國互聯網醫院發展報告》顯示,超9成互聯網醫院處於(yu) 建而不用或淺嚐輒止的“僵屍狀態”。此外,互聯網醫院同質化問題嚴(yan) 重,服務多局限於(yu) 預約掛號、醫療谘詢、複診續方、開方售藥等非醫療核心業(ye) 務。

  互聯網醫院看似熱鬧、實則冷清,與(yu) 市場機製沒有理順有關(guan) 。互聯網醫院在營收方麵存在困難:互聯網醫院不能做檢查檢驗,無法開展現場治療,所以沒有相關(guan) 收費;複診續方、開方售藥固然可以收費,但目前公立醫院已全麵取消藥品加成,藥品從(cong) 收益項變成成本項,因此也不能帶來收益;按次收取的線上診療服務費,是互聯網醫院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在一些地方,一次幾元的收費,與(yu) 醫院和醫生的診療投入不匹配,因此不具吸引力。受這些因素影響,互聯網醫院有數量沒質量、有形式沒內(nei) 容,也就不足為(wei) 奇。

  既然收費是連接線上診療供需的關(guan) 鍵紐帶,要想促進互聯網醫院快速、健康發展,就要敢於(yu) 和善於(yu) “談錢”。既要讓互聯網醫院和醫生獲得與(yu) 之匹配的勞動報酬,又要避免出現亂(luan) 收費等現象,就得針對線上診療服務認真設計收費項目,科學確定收費標準。比如適當提高單次診療費用、探索收取一定的藥事服務費等,並通過有效監管,確保服務質量與(yu) 收費相適應。簡言之,就是要讓醫生“看得上”,更要讓患者“花得值”。

  除了使用經濟手段激勵,還要為(wei) 線上診療規劃好時間與(yu) 精力。互聯網醫院均以實體(ti) 醫療機構為(wei) 依托,因此要將線上診療當成線下診療的延續,把一定數量的線上診療當成醫生的基礎性工作,對線上和線下診療的時間要統一安排,這樣才能確保醫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線上提供服務,而不是把互聯網診療當副業(ye) 。更要看到,線上醫生將患者引導到醫院做檢查和治療,所產(chan) 生的收益實質上是由線上診療帶來,在工作量核定與(yu) 績效分配等方麵,也應將線上診療納入其中,肯定線上診療的勞動付出,並通過間接渠道給予相應報酬。

  新冠肺炎疫情讓互聯網醫院診療的需求猛增,互聯網醫院數量增長迅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包括收費在內(nei) 的各種製度與(yu) 規則尚不健全,醫生的積極性不高等,又導致互聯網醫院多處於(yu) 停滯觀望狀態。互聯網醫院蓄勢待發,理順規則、建立健全激勵機製是關(guan) 鍵。處理好了這些現實難題,互聯網醫院就有望迎來井噴式發展,使線上診療成為(wei) 民眾(zhong) 求醫問藥的重要渠道,看病難與(yu) 看病貴或因此得到大幅緩解。(羅誌華)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