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好孩子暑期照管問題
隨著各地中小學迎來暑假,孩子們(men) 有了寶貴的休閑放鬆時間,但家長們(men) 的一些煩惱隨之而來。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暑假期間如何實現工作帶娃兩(liang) 不誤,科學規劃安排孩子們(men) 的時間,成了一個(ge) 難題。“家長要上班,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裏,怕他悶,也擔心一直玩電子產(chan) 品影響視力。可讓他一個(ge) 人出去玩,又實在是不放心。”上海市民汪女士說。
將孩子交給老人照管,是許多家庭都會(hui) 選擇的辦法。但如今,一些年輕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更高要求。陝西西安市讀者馮(feng) 軍(jun) 蘭(lan) 來信說:“之前放暑假,我們(men) 曾把孩子送到農(nong) 村老家生活過一段時間,孩子和爺爺奶奶感情很好,戶外活動量也有保證。但老人在孩子學習(xi) 方麵幫不上什麽(me) 忙,孩子回來後,暑假作業(ye) 問題一大堆,還得家長一點一點幫著輔導。”
河南信陽市民於(yu) 先生與(yu) 愛人是雙職工,家中有兩(liang) 個(ge) 孩子。“雙方老人年紀都大了,身體(ti) 也不好,雖然可以幫忙看看孩子,但也是心有餘(yu) 而力不足。為(wei) 了安全穩妥,暑期隻好讓老人和孩子盡量待在家裏。”於(yu) 先生說,“暑假是孩子難得的休閑時間,家長也想盡量把學習(xi) 、玩耍、休息的時間都安排好,既讓孩子能安全、愉快地玩,又能通過戶外活動鍛煉身體(ti) 、陶冶情操,身心同步健康發展。”
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催生出專(zhuan) 業(ye) 的托管機構,解決(jue) 了部分家長的難題。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提出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工作。隨後,在江蘇、四川、河北等地出現了一批由社區、學校、企業(ye) 等主體(ti) 興(xing) 辦的托管班,在做好看護的同時,組織提供一些集體(ti) 遊戲活動、文體(ti) 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xing) 趣拓展、作業(ye) 輔導等服務。
前不久,山東(dong) 濟南等多個(ge) 城市相繼發出通知,要求各縣市區結合實際情況,選定托管學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務,學生及家長自願報名參加,暑期托管的時間原則上不少於(yu) 4周。暑期托管服務的主要項目包括為(wei) 學生提供學習(xi) 活動場所,開放教室、圖書(shu) 室、活動室、運動場館等設施,指導學生完成暑假生活作業(ye) ,鼓勵學校開展課外閱讀、益智遊戲、藝體(ti) 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
不過,有讀者反映,在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亂(luan) 象。比如,有的學校強製要求學生參加暑期托管,名為(wei) “托管”,其實是集中補課,提前學習(xi) 下一階段的課程。學生如果不參加,在學習(xi) 進度上就會(hui) 被落下一大截,一些家長認為(wei) 這種做法違背了教育部門的相關(guan) 要求。教育部日前印發《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中小學暑期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嚴(yan) 禁利用暑期組織集體(ti) 補課、講授新課或提前開學。
還有讀者來信表示,在暑期托管服務供給上還存在短板與(yu) 不足。一些社區主辦的暑期托管班,工作人員主要是社區誌願者,專(zhuan) 業(ye) 性有待提高,所能提供的服務也較為(wei) 單一。社區難以提供合適托管服務的,家長轉而尋求市場化托管機構,但收費又相對較高。目前,一些城市的市場托管服務價(jia) 格日均約200元,收費高的日均約400元,這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暑期托管服務對一部分家長而言是剛需,應當盡快出台針對托管服務機構的管理辦法,明確托管機構的管理要求,為(wei) 孩子們(men) 提供一個(ge) 安全、快樂(le) 的環境。”江蘇鎮江市讀者李佳明說,雖然一些暑期托管機構是臨(lin) 時性的,但在安全、監管等方麵不能放鬆要求,“比如應對托管機構的麵積、消防、人員師資、食品安全等方麵有明確要求,同時也應明確托管機構的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常態化執法活動,打擊托管機構違法違規行為(wei) ,引導托管機構規範發展。”
江蘇省社科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研究員鮑磊表示,解決(jue) 孩子暑期托管難題,應當多管齊下,除了大力發展托管機構外,還可以鼓勵相關(guan) 單位允許雙職工家庭、單親(qin) 家庭居家辦公或錯時彈性辦公,有關(guan) 部門可適當製定優(you) 惠政策予以鼓勵;社區層麵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小區為(wei) 單位,借助誌願者、社會(hui) 工作者、網格員等為(wei) 家長提供一定幫助。(記者 沈童睿 尹曉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