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寨維修”不該大行其道

發布時間:2022-08-08 10:48: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ju)

  炎炎夏日,空調冰箱等家電高負荷運轉,維修需求隨之增多。與(yu) 此同時,“山寨維修”問題大行其道,不僅(jin) 導致消費者經濟受損,還埋下了安全隱患,需引起各方高度重視。

  長期以來,家電維修行業(ye) 門檻較低,亂(luan) 象頻發。具體(ti) 來說,行業(ye) 標準不統一、監督約束不到位、投訴渠道不完善等問題較為(wei) 突出,嚴(yan) 重製約了家電維修行業(ye) 規範化發展。互聯網家電維修平台興(xing) 起後,市場亂(luan) 象非但沒有得到改觀,甚至還有蔓延趨勢。來路不明的維修者時常任性而為(wei) :收費不透明,臨(lin) 時亂(luan) 加價(jia) ;配件不達標,質量難保證;效果無保障,服務態度差……

  “山寨維修”嚴(yan) 重影響了用戶的消費體(ti) 驗,也讓消費者疑惑不已,家電維修服務的“正規軍(jun) ”去哪了?

  當前,大多數家電企業(ye) 對維修服務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普遍存在“重銷售、輕售後”的情況。家電企業(ye) 在售後環節投入資金往往有限,正規維修網點少之又少,導致消費者維修需求與(yu) 市場供應之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錯配。如今有不少家電企業(ye) 都推行售後外包模式,由於(yu) 家電企業(ye) 與(yu) 外包公司之間不具有隸屬關(guan) 係,無法對其行為(wei) 進行有效製約,小而散的維修公司長期遊離在監管之外。

  實際上,我國家電服務業(ye) 市場體(ti) 量並不算小,目前市場規模已達萬(wan) 億(yi) 元,發展前景相當廣闊。在互聯網時代,家電企業(ye) 應提高思想認知,強化產(chan) 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從(cong) 產(chan) 品研發、設計、生產(chan) 、流通,到消費終端使用的各個(ge) 環節,都應發力布局,不能放棄服務領域的“最後一公裏”。

  企業(ye) 美譽度取決(jue) 於(yu) 用戶滿意度。如果用戶的真實感受得不到重視、對產(chan) 品質量的訴求得不到解決(jue) ,就會(hui) 對家電企業(ye) 品牌影響力造成負麵影響。此外,缺乏對消費者實際使用感受的了解,也不利於(yu) 家電企業(ye) 的產(chan) 品創新迭代。

  市場運行中產(chan) 生的問題,還要交給市場來解決(jue) 。從(cong) 根本上說,頑疾主要源自家電維修市場化和社會(hui) 化程度較低。對此,應加快家電維修業(ye) 市場化進程,通過市場自主選擇實現優(you) 勝劣汰;把家電維修收費的定價(jia) 權交給市場,讓市場在公平競爭(zheng) 中形成合理的價(jia) 格體(ti) 係,在透明公開中自覺接受社會(hui) 監督。

  在市場經濟中,如違規收益長期大於(yu) 違規成本,違規行為(wei) 就會(hui) 層出不窮。對於(yu) 家電維修亂(luan) 象,市場監管部門應該有所作為(wei) ,切實提高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規行為(wei) 成本。這其中,強監管和硬約束必不可少。建議進一步健全投訴舉(ju) 報渠道,加大打擊力度,持續淨化行業(ye) 風氣,堅決(jue) 維護消費者權益。(郭存舉(ju) )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