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高校要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發布時間:2022-08-15 10:49:00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郭亞(ya) 軍(jun)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必須打造一支強大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以一定質量、足夠數量的多元化人才作支撐。我國現有3.14億(yi)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者,大專(zhuan) 以上僅(jin) 占1%左右,高中畢業(ye) 生7%,加起來一共8%左右,高素質人才稀缺。在我國進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著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中,必須強化高校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的人才支撐作用。

  加強人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政治引領

  高校黨(dang) 委要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領,全方位支持人才、幫助人才,千方百計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努力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you) 良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

  首先,要提高高校相關(guan) 人才的政治站位,堅定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曆史使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需要的各類產(chan) 業(ye) 人才、經營管理人才、生態環保專(zhuan) 家等涉農(nong) 人才都可以源自高校,可以是高校的專(zhuan) 家學者,也可能是由高校培養(yang) 的青年才俊。但這些人才願不願意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一重大任務是需要解決(jue) 的首要問題。因而,高校黨(dang) 委要一方麵始終堅持黨(dang) 管人才,明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的問題;另一方麵要宣傳(chuan)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偉(wei) 大意義(yi) ,提高師生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政治站位。

  其次,要明確高校相關(guan) 人才的發展方向,聚焦研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中國方案。高校的人才培養(yang) 一定要把服務國家作為(wei) 最高追求,高校要將現有人才及人才培養(yang) 的方向聚焦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的人才需求上,通過破“五唯”形成正確的人才評價(jia) 機製。

  最後,要弘揚高校相關(guan) 人才的事跡,激發賡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血脈。例如,1973年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師生接力幫助河北曲周從(cong) 千年鹽堿灘變身“米糧川”就是高校人才服務鄉(xiang) 村的生動案例,通過弘揚這種“看得見的哲理”故事,持續激勵科技工作者。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大量的包括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在內(nei) 的投資管理、鄉(xiang) 村規劃、旅遊策劃、環境保護等人才,高校黨(dang) 委要通過弘揚相關(guan) 人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感人事跡,持續激發高校人才賡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血脈,形成高校人才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內(nei) 生動力。

  深化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學科建設

  高校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學科建設就是要改善人才隊伍的結構性矛盾,實現人才支撐的責任擔當。

  首先,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現實問題為(wei) 導向,優(you) 化高校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學科定位。目前,我國高校中的12個(ge) 一級學科、92個(ge) 專(zhuan) 業(ye) 大類中的應用學科絕大多數都能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進程中找到應用場景,其中農(nong) 學、經濟學、曆史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密切相關(guan) 。學科作為(wei) 高校教學科研的功能單元,應該明確回答“培養(yang) 什麽(me) 人”和“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問題,也就是培養(yang) 目標的問題。一方麵,要培養(yang) 基於(yu) 解決(ju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應用型人才,農(nong) 村基層社會(hui) 治理問題、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投融資問題、產(chan) 業(ye) 融合問題等都是迫切的現實問題,學科優(you) 化要聚焦在治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的時代新人上麵,培養(yang) 一支素質優(you) 良、結構不斷優(you) 化、作用日益突出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另一方麵,要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打破學科專(zhuan) 業(ye) 壁壘,對現有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進行調整升級,培養(yang) 一批批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總要求實現的高素質優(you) 秀人才。高校要將優(you) 化學科定位作為(wei) 高校的戰略性工程來抓,為(wei) 解決(ju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綜合性、係統性難題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目標,培育高校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人才隊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既有係統性的現實問題也有具體(ti) 的現實問題,其中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牛鼻子”。同時,我國高校麵臨(lin) 的老中青梯隊不健全、部分領域人才青黃不接等結構性問題,也需要通過融入產(chan) 業(ye) 來培育隊伍建設。因而,要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的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目標,通過搭班子帶隊伍,形成戰略支點和雁陣格局。一方麵,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培育和高校學科發展之間要形成良性互動關(guan) 係,打通高校學科服務國家戰略的“最後一公裏”;另一方麵,通過專(zhuan) 業(ye) 隊伍建設形成持續穩定的成長梯隊。尤其是要完善高校優(you) 秀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yang) 製度,組織實施高校優(you) 秀畢業(ye) 生接續培養(yang) 計劃,加快培養(yang) 一支懂農(nong) 業(ye) 、愛農(nong) 村、愛農(nong) 民的高校人才隊伍。

  最後,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培養(ya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的新農(nong) 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教育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大學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yi) 在於(yu) 引導當代大學生投身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鍛造新時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新場域、新模式,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將高校的教育教學、創新創業(ye) 、社會(hui) 服務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現過程相結合。可以將《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課堂》等課程作為(wei) 公共基礎必修課進行課程設置,設計一定學時的理論課程和2周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程,打造符合區域鄉(xiang) 村特色的“金課”。

  推動產(chan) 學研融合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機製創新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就是高校人才成長的實踐,在此過程中的產(chan) 學研融合的新機製是推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的基礎之一。要主動對接好黨(dang) 和國家的人才戰略布局,充分利用好國家和各地的人才政策,鼓勵校地之間、校企之間、學校之間、院係之間、學科之間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隊伍的協調合作,更好地實現跨學科的人才資源共享和有機整合,最大限度發揮人才隊伍效能。

  產(chan) 學研融合的運行機製。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專(zhuan) 業(ye) 運作”模式,加強統籌協調,在基層政府、企業(ye) 、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高校、行業(ye) 組織之間協同互動,形成促進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的政策合力和相應的資金支持。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完善利益聯結機製,走高校人才支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鼓勵高校專(zhuan) 家學者、教師、技能人才、博碩士生以聯合創業(ye) 、投資入股、共聯共享等形式與(yu) 新型集體(ti) 經濟組織、農(nong) 戶、新農(nong) 人等主體(ti) 建立深層次的長期合作關(guan) 係,聚焦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的痛點與(yu) 難點,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文化振興(xing) 、生態振興(xing) 。條件具備的高校設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研究院是產(chan) 學研融合的有益嚐試,通過成立全國性或區域性聯盟,構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求導向、項目任務帶動、平台資源共享、學科優(you) 勢互補的高校鄉(xiang) 村振興(xing) 科技服務機製。

  產(chan) 學研融合的評價(jia) 機製。將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關(guan) 的科研成果轉化體(ti) 係建設納入高校考核目標。將高校人才在鄉(xiang) 村業(ye) 態創新、空間資源立體(ti) 開發、三產(chan) 融合、城鄉(xiang) 融合過程中的價(jia) 值、能力和貢獻等盡快納入高校評價(jia) 體(ti) 係中,具體(ti) 評價(jia) 細則也應盡快研究。通過評價(jia) 機製的優(you) 化,能夠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過程中的用人主體(ti) 授權,為(wei) 人才鬆綁,把我國製度優(you) 勢轉化為(wei) 人才優(you) 勢,加快形成有利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製、有利於(yu) 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zheng) 機製。(郭亞(ya) 軍(jun) )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