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

發布時間:2022-08-30 09:59:00來源: 經濟參考報

  作者:黃傑、沈利華(中共江蘇省委黨(dang) 校)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魂牽夢繞的不懈追求。從(cong) “現代化”到“中國式現代化”,看似差不多,其實有霄壤之別。作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一以貫之的初心使命和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共同富裕貫穿於(yu) 中國式現代化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體(ti) 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路徑,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核心要義(yi) 。

  中國式現代化的百年之夢

  現代化肇始於(yu) 16世紀至18世紀西方的資本主義(yi) 和工業(ye) 文明,它“開創了人類曆史的一個(ge) 新時代”,導致了其後“人類社會(hui) 發生的種種深刻的質變和量變”。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nei) ,西方現代化的成功,使得西方模式成為(wei) 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版本。西方的文化和製度,伴隨著其先進科學技術和軍(jun) 事優(you) 勢,通過殖民擴張和瘋狂掠奪,主導了全球現代化的進程,並對世界各國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大多數國家,被迫先後開啟各自以西方為(wei) 參照的現代化之路。在這個(ge) 過程中,中華民族也遭受到了空前劫難和危機。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和解放,全麵趕超西方發達國家實現現代化,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成為(wei) 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執著最偉(wei) 大的夢想,也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前赴後繼慷慨前行。

  回首波瀾壯闊的中國式現代化偉(wei) 大征程,既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輝煌成就,也走過了許多彎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站在世界曆史的高度,以全新視角,創造性地提出了關(guan) 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這些思想和戰略,植根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豐(feng) 富實踐,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和特征,明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的方向,體(ti) 現了對中國現代化發展和西方現代化道路的深刻思考,既是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百年探索的總結,又是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準確把握,還針對當今世界諸多難題作出了回應,為(wei) 未來中國現代化事業(ye) 和人類社會(hui) 現代化發展提供了理論引導。

  中國式現代化,是在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根本規定性的同時,合理借鑒人類文明一切優(you) 秀成果,形成以中國國情為(wei) 主體(ti) 、以各國現代化建設經驗為(wei) 參照、更具自主性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道路。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不是其他國家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通過走自己的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模式的豐(feng) 富和創新,探索和創新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具體(ti) 而言,它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更為(wei) 重要的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逐漸擺脫了“西方化”的迷思,成為(wei) 在我國曆史傳(chuan) 承、文化傳(chuan) 統、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nei) 生性演化的結果。

  共同富裕中國式現代化的價(jia) 值選擇

  西方現代化道路,脫胎於(yu) “西方中心主義(yi) ”和“殖民主義(yi) ”傳(chuan) 統,本質上以資本為(wei) 中心,保護少數人的利益。經過幾百年的高速發展,雖然積累了巨量財富和資本,並且一度在工業(ye) 化、市場化、城鎮化、法治化等方麵表現不俗,但其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內(nei) 在矛盾和製度局限逐漸凸顯,其現代化進程變成了“人的異化”過程,廣大勞動人民淪為(wei) 其現代化道路上的墊腳石和犧牲品。

  無論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還是中國社會(hui) 的曆史和實際,都決(jue) 定了必須開拓出一條區別於(yu) 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而這條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為(wei) 核心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共同富裕在中國有著深厚的曆史根基和民意基礎。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禮記》中的“大同社會(hui) ”、康有為(wei) 的《大同書(shu) 》,乃至孫中山的“天下為(wei) 公”等,無不體(ti) 現了樸素的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更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和根本價(jia) 值選擇。在《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莊嚴(yan) 宣告:“無產(chan) 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wei) 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列寧曾強調指出,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能夠“使所有勞動者過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從(cong) 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自覺站在絕大多數勞苦大眾(zhong) 一邊,為(wei) 他們(men) 謀利益謀幸福。理論和實踐反複證明,我們(men) 追求的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一個(ge) 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項激動人心前無古人的偉(wei) 大事業(ye) ,它極大豐(feng) 富了人類現代化的內(nei) 涵,凸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性質,為(wei) 解決(jue) 人類困境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既是一種社會(hui) 理想,也是當下正在實踐的緊迫課題,更是一個(ge) 動態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必須毫不動搖多管齊下,腳踏實地久久為(wei) 功。

  政治上,要堅持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要充分發揮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堅決(jue) 排除任何利益集團的幹擾,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意誌和力量,堅持全國“一盤棋”,推動形成上下聯動、東(dong) 西協調、全社會(hui) 力量廣泛參與(yu) 的格局,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接續奮鬥。

  經濟上,要大力發展生產(chan) 力,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物質保障。要在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綠色發展等方麵尋求突破,實現生產(chan) 力的巨大增長和發展,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在新階段,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全方位促進產(chan) 業(ye) 全麵轉型升級,保護合法致富,促進各類資本規範健康發展,使一切有利於(yu) 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湧流,努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社會(hui) 心態上,要凝聚廣泛的主體(ti) 力量,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民意基礎。人民至上、始終代表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場,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應有之義(yi) ,也體(ti) 現出黨(dang) 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國人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理念,尊重人民群眾(zhong) 首創精神,充分調動人民群眾(zhong) 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維護和發展好人民群眾(zhong) 的利益,把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奮鬥目標,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製度建設上,必須堅持和改革基本收入分配製度,這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不但要持續做大、做好“蛋糕”,而且要分好“蛋糕”。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形成人人參與(yu) 、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和中間大、兩(liang) 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

  當下世界風雲(yun) 變幻,百年變局、世紀疫情和國際熱點疊加共振,做好自己的事,開辟一條覆蓋14億(yi) 人全麵發展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就更具有特殊的意涵。它不僅(jin) 是中華文明與(yu) 人類文明互融互通的新文明形態,也為(wei) 其他國家的製度探索提供了西方現代化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