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油紙傘獲得更多人喜愛
一把把圖案各異、造型精美的油紙傘(san) 在鏡頭中轉動,傘(san) 骨慢慢撐開,傘(san) 麵如花朵般綻放,氤氳的水墨、傲然的梅花、俏麗(li) 的花旦……盡顯中華文化之美。
撐起油紙傘(san) 的是一雙布滿老繭的手。他便是浙江富陽油紙傘(san) 非遺傳(chuan) 承人聞士善。59歲的聞士善已經帶著這項技藝走過了30多年。他的油紙傘(san) 不僅(jin) 受到年輕人喜愛,還吸引了眾(zhong) 多海外網友,遠銷日本、韓國、美國、歐洲、中東(dong) 等國家和地區。
油紙傘(san) 是一門有著上千年曆史的古老手藝。聞士善20多歲時繼承了父親(qin) 的油紙傘(san) 製作手藝。那時,油紙傘(san) 正麵臨(lin) 著傳(chuan) 承危機,是“要被市場淘汰的東(dong) 西”,村裏無論是製傘(san) 匠人還是買(mai) 家都寥寥無幾。麵對這樣的情況,聞士善沒有退縮,他下定決(jue) 心要當這個(ge) 行業(ye) 的“狀元”。
聞士善開始從(cong) 兩(liang) 方麵著手:一是改進油紙傘(san) 質量,讓它從(cong) 日用品變成工藝品;二是向更多人展示油紙傘(san) ,讓人們(men) 了解它、愛上它。
“那時候,油紙傘(san) 主要集中在旅遊景點售賣,通過壓價(jia) 促銷,工藝和質量都不高。我就想在精品化上下功夫。”聞士善說。普通油紙傘(san) 需要70多道工序,而聞士善的油紙傘(san) 則有106道工序。
聞士善的油紙傘(san) 最初是借助互聯網在海外打響名氣。2003年,他牽了一根網線到村裏,並斥資購買(mai) 電話、電腦和數碼相機,開始自學電腦,注冊(ce) 電商賬號。費盡周折,聞士善終於(yu) 將自己拍攝的油紙傘(san) 照片放到了電商平台上,從(cong) 日本客戶那裏掙到了第一筆錢。憑著精湛的手藝,聞士善的油紙傘(san) 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外客戶的認可,遠銷海外。
打開海外市場不僅(jin) 擴大了油紙傘(san) 的銷路,也帶來了展示中華文化的機會(hui) 。2018年1月,聞士善帶著富陽油紙傘(san) 走進希臘雅典,參加文化交流活動。“活動現場人山人海,擠滿了想了解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人。”聞士善說。現場還設有互動環節,讓觀眾(zhong) 體(ti) 驗油紙傘(san) 的製作工藝。活動結束後,還有希臘當地學校聯係中國駐希臘大使館,希望邀請聞士善去學校展示,但因簽證到期,未能成行。
在推動油紙傘(san) 走向大眾(zhong) 方麵,聞士善一直很“趕時髦”。他說,讓古老的技藝擁抱互聯網,是“比同行先行的一小步”。2018年底,聞士善開通抖音賬號,拍攝了第一條油紙傘(san) 短視頻。他由此迅速走紅網絡,在幾天內(nei) 收獲了大量粉絲(si) ,也打開了油紙傘(san) “互聯網+”的新銷路。
隨著漢服熱興(xing) 起,許多年輕人把目光投向古色古香的油紙傘(san) 。聞士善緊跟潮流,製作了許多適合搭配漢服的國風圖案傘(san) 麵。在2020年的抖音國風大典上,熱情的粉絲(si) 從(cong) 外地趕到現場與(yu) 聞士善合影留念,他帶來的200多把油紙傘(san) 也銷售一空。麵對這樣的熱情,聞士善非常高興(xing) :“喜歡油紙傘(san) 的人多了,我們(men) 油紙傘(san) 手藝人就更有動力了。”
不過在聞士善眼中,油紙傘(san) 不隻是一件商品,更承載著中華傳(chuan) 統文化。他建立同好群,去學校講課,向年輕人講述油紙傘(san) 的文化價(jia) 值。聞士善說,繁體(ti) 字的傘(san) (即傘(san) )由5個(ge) 人組成,“油紙”也有“有子”的諧音,傘(san) 的形狀為(wei) 圓形,這些都共同組成了人們(men) 對家庭“人丁興(xing) 旺、團團圓圓”的美好祝願。油紙傘(san) 的實用價(jia) 值和文化價(jia) 值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相互交融。
如今,油紙傘(san) 早已成為(wei) 聞士善生命的一部分。他經手的每一把傘(san) 都凝結著自己的用心。正是這一份飽含熱愛的工匠精神,讓油紙傘(san) 這項古老技藝獲得了更多人喜愛。(張子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