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山西宋家溝村:窮山溝裏建出美麗新農村

發布時間:2022-09-08 09:3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9月5日電題:山西宋家溝村:窮山溝裏建出美麗(li) 新農(nong) 村

  新華社記者孫亮全

  入秋後的晉西北天高雲(yun) 淡,綠滿山嶺,但已隱約可見點點秋色。

  走進岢嵐縣宋家溝村,家家戶戶的小院收拾得幹淨整潔,不少人家的小菜地裏,黃瓜、西紅柿都還掛著果,還有人把一時吃不完的鮮蔬放在窗台上晾曬……漫步村中,濃濃的鄉(xiang) 村生活氣息撲麵而來。

  宋家溝村是岢嵐縣易地搬遷安置點之一。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當地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jue) 一些地方“一方水土養(yang) 不活一方人”的難題,組織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宋家溝村承接安置了周邊14個(ge) 村子的145戶村民,如今已有600多戶人家。

  在村民們(men) 口中,搬遷前與(yu) 搬遷後的生活是天壤之別。59歲的宋家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遊存明告訴記者:“以前那日子,處處難,住著難受、村子難看、收入難賺、發展難辦。”

  從(cong) 東(dong) 溝村搬來的村民沈改娥對“住著難受”感受頗深。東(dong) 溝村是處小山村,沈改娥嫁到東(dong) 溝後的40年間一直住在石坯房裏,一旦逢著雨天,屋裏必定淌水,止也止不住。在村裏吃水也是個(ge) 大難題。“隻能每天讓騾子去山溝裏馱水,早起去一趟,下地回來還得去一趟,短短2裏路,來回一趟卻得倆(lia) 鍾頭。”沈改娥說,那時候家裏最重要的“家什”就是這頭騾子。

  2017年搬到宋家溝後,沈改娥和老伴終於(yu) 住進了新房。“自來水用上了,抽水馬桶也用上了,冬天還有暖氣。”沈改娥說,他們(men) 早已把騾子賣了,添置了冰箱、電視、手機等新家什。

  搬遷前住著難受,賺錢也難。村民劉林桃家搬遷前在口子村種著二三十畝(mu) 山坡地。“收多少靠天嘞,而且在山上收了莊稼,牲口馱也馱不下來,人背也背不下來,更愁人。全家人鉚足了勁兒(er) 忙活一整年,也就掙個(ge) 四五千元。”說起那時的艱難,劉林桃直搖頭。

  後來,口子村的山坡地還了林,劉林桃也搬進了宋家溝的新家。她在家門口賣涼粉,老伴在村裏幹零活,全家一年能收入兩(liang) 三萬(wan) 元。

  這些年來,隨著來村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劉林桃的涼粉攤收入也越來越多。她加入了村裏去年成立的“節節高”旅遊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除了賣涼粉,也賣一些上麵印著宋家溝村標誌的土特產(chan) 和旅遊紀念品,生意還不錯。

  “變化是真大!原本破破爛爛的宋家溝一年比一年美,還成了3A級景區。”宋家溝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韓世飛說,這得益於(yu) 宋家溝實施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優(you) 化了村子的整體(ti) 規劃,實施了公共設施提升工程,實現雨汙分離、線路入地、5G網絡全覆蓋。

  除了發展旅遊業(ye) ,宋家溝村還不斷尋機開拓其他興(xing) 農(no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空間,為(wei) 村民們(men) 搭建實現人生夢想的更大舞台。

  村子依托山裏的7萬(wan) 畝(mu) 野生沙棘林和5500畝(mu) 人工種植沙棘林,辦起了食品廠,開發出沙棘藥茶、沙棘飲料、沙棘功能食品等產(chan) 品。

  在村邊嵐漪河對岸,矗立著3座農(nong) 光互補智慧溫室大棚,旁邊是一排日光暖棚。“村裏發展出82座蔬菜大棚,種植戶年增收2萬(wan) 餘(yu) 元。”遊存明說。

  興(xing) 旺的宋家溝村讓每一個(ge) 村民都分享到變化帶來的紅利。身有殘疾的沈改娥在村裏的苗木基地找到一份除草的工作,一天能掙90元錢。和她一樣的除草工中,年紀最小的60歲,最長的75歲。苗木基地去年給村民們(men) 開出了100多萬(wan) 元工資。

  一組數字記錄著變遷:五年來,旅遊給村裏帶來了260多萬(wan) 元收入,村裏已經有了2家電商、12家農(nong) 家樂(le) ,建起了20多家民宿客棧。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7年底的6391元提升到2021年底的13840元,搬遷群眾(zhong) 202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過15000元。

  宋家溝村的變遷是山西眾(zhong) 多脫貧致富村的縮影。十年間,山西3365個(ge) 深度貧困自然村整村搬遷,幫助47.2萬(wan) 人徹底改變了生存環境。329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摘掉了窮帽子,人均純收入從(cong) 2015年的2327元增長到2021年的10776元……

  如今的宋家溝,村子美、生活好、有錢賺、有奔頭,幸福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