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認為:中國製造業需要以“雙碳”為契機保持國際競爭優勢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蔣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最新發布的《零碳時代的產(chan) 業(ye) 再造——“零碳紅利”釋放中國製造新動能》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實現“碳中和”,除了大力發展風、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降低電力行業(ye) 的碳排放外,製造業(ye) 的“碳中和”轉型發展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
報告認為(wei)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陸續實施碳邊境調節稅的背景下,中國製造業(ye) 需要以“雙碳”為(wei) 契機保持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談及歐盟將要實施的碳關(guan) 稅時,波士頓谘詢公司董事總經理周園認為(wei) ,中國企業(ye) 必須主動加大轉型力度,否則利潤空間肯定會(hui) 受到碳關(guan) 稅的擠壓,“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減碳?為(wei) 什麽(me) 提出‘雙碳’目標?在我看來是因為(wei) 低碳發展不隻是社會(hui) 責任,它其實關(guan) 係到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和國家核心競爭(zheng) 力。大家都知道歐洲提出2023年開始實施碳關(guan) 稅,我們(men) 的企業(ye) 壓力非常大,這個(ge) 壓力不隻是針對出口企業(ye) 。”
對於(yu) “零碳製造”的路徑選擇,報告認為(wei) ,數字經濟是低碳發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強數字經濟,並把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入融合,就是在夯實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基石”。
清華大學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陳玲說:“一些證據表明數字化可以降低碳排放,比如改變生產(chan) 技術,促進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從(cong) 勞動和資本的密集型變成了數據和技術的密集型,淘汰一些傳(chuan) 統落後的產(chan) 能,使得那些在市場上缺乏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退出市場,也可以提高整個(ge) 能源的使用效率。”
報告認為(wei)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可以發揮在產(chan) 業(ye) 鏈中的優(you) 勢,深度帶動和賦能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零碳轉型。報告也指出了“零碳製造”麵臨(lin) 的一些問題,比如相關(guan) 標準和體(ti) 係不健全,能源結構亟待優(you) 化,製造業(ye) 中小企業(ye) 參與(yu) 積極性不高等。
某科技企業(ye) 數據智能工業(ye) 節能解決(jue) 方案總監陳鑫說:“對於(yu) 廣大的中小供應商企業(ye) 來說,單純的碳中和項目並沒有很大的驅動力。如果這些碳中和項目不能提供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不能在節能降本增效的某個(ge) 環節給他們(men) 提供助力或提升,他們(men) 參與(yu) 的積極性並不高。他們(men) 更需要在節能降耗、降本提質方麵的收益,所以對於(yu) 單純的碳中和項目的推廣和落地來說就會(hui) 遇到一些困難。”
報告建議加大關(guan) 鍵低碳前沿技術攻關(guan) 力度,加強財稅、金融、投資、價(jia) 格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針對性減輕工業(ye) 低碳轉型的成本,發揮行業(ye) 領先企業(ye) 的示範帶頭作用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