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十四五”老年人口將超3億 如何“老有所養”

發布時間:2022-09-22 09:3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衛生健康委20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了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有關(guan) 情況。

  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yi) 。據測算,“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yi) ,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yi) ,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我國老齡化呈現數量多、速度快、差異大、任務重的形勢和特點。麵對即將到來的中度老齡化、重度老齡化,該如何應對?“老有所養(yang) ”如何保障?

  我國養(yang) 老呈“9073”格局 養(yang) 老服務發展重心向居家社區傾(qing) 斜

  近年來,我國形成“9073”養(yang) 老模式,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yang) 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yang) 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yang) 老。也就是說,我國老年人大多數都是居家和社區養(yang) 老。對此,國家近年來不斷推動養(yang) 老服務發展的重心向居家社區傾(qing) 斜。

  民政部養(yang) 老服務司副司長 李永新:指導推動各地在區縣層麵建設連鎖化運營、標準化管理的示範性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網絡,建設街道(鄉(xiang) 鎮)區域養(yang) 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式養(yang) 老服務機構。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wan) 個(ge) ,床位308萬(wan) 張,分別占到全國養(yang) 老服務機構設施數和床位數的88.9%、38%。 2021、2022年,投入22億(yi) 元支持84個(ge) 地區開展居家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在這些試點和提升行動中,推動各地探索形成家庭養(yang) 老床位,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助急“六助”服務,探訪關(guan) 愛,互助養(yang) 老等滿足老年人多元養(yang) 老需求的服務模式。

  多地探索居家養(yang) 老新模式

  為(wei) 了推動居家養(yang) 老市場的發展,各地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也在積極探索居家養(yang) 老領域的發力方向。

  中午11時,是浙江省長興(xing) 縣和平鎮回車嶺村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午餐時間。在誌願者的幫助下,老人們(men) 正在領取飯菜。

  除了餐飲服務以外,這裏還配備了影音間、書(shu) 畫室、理發室、圖書(shu) 角等功能區,可以有效滿足老人的各項精神文化需求。

  廣東(dong) 惠州市開啟了社區嵌入式長者居家養(yang) 老新模式,打造長者食堂,還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推出送餐上門服務。目前,惠州全市社區15分鍾居家養(yang) 老服務圈已基本建成,智慧長者服務覆蓋全市50%以上的社區。

  眼下許多機構也正在積極研發高科技、智慧型的養(yang) 老產(chan) 品。這是一款看似普通的攝像頭,在結合了人工智能算法後,它卻可以準確識別老年人的安全狀態,在老人發生跌倒或需要幫助時發出警報,及時通知到預先設置的緊急聯係人。

  據統計,2021年我國智慧健康養(yang) 老領域新申專(zhuan) 利共1116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513項,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型技術,正在被逐步應用到養(yang) 老用品中。

  醫養(yang) 結合 更好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需求

  醫養(yang) 結合是應對老齡化的一個(ge) 重要手段。醫養(yang) 結合整合了養(yang) 老和醫療資源,大大滿足老年人的需求。20日的發布會(hui) 上介紹,近年來,國家衛健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出台了一係列具有針對性的措施,破除製約醫養(yang) 結合發展的難點堵點,目前醫養(yang) 結合的標準規範體(ti) 係初步建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醫養(yang) 結合機構審批登記流程。開展社區醫養(yang) 結合能力提升行動,增加居家社區醫養(yang) 結合服務供給。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養(yang) 簽約數是2017年的6.6倍;兩(liang) 證齊全醫養(yang) 結合機構數較2017年增加76.7%。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dong) :下一步,一是深化醫養(yang) 資源共建共享。合理布局康複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等接續性醫療機構,健全醫養(yang) 合作機製。鼓勵農(nong) 村地區通過毗鄰建設、簽約合作、兩(liang) 院一體(ti) 等多種方式實現醫養(yang) 結合。二是加大居家社區醫養(yang) 結合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失能、高齡等老年人提供居家醫療服務。

  近年來,各地加快推進醫養(yang) 結合服務,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和養(yang) 老服務需求,幫助他們(men) 過上更高質量的晚年生活。

  廣東(dong) 佛山均安鎮的何女士今年63歲,三年前患上阿爾茲(zi) 海默症,失去語言和認知能力,生活也無法自理。因為(wei) 兩(liang) 個(ge) 兒(er) 子都在外地,平時何女士隻能靠70多歲的老伴照顧。怎樣讓失智失能老人能夠方便地得到專(zhuan) 業(ye) 醫療護理,是國家和各地政府一直在探索和推動的工作。從(cong) 2019年4月起,均安鎮陸續對兩(liang) 家社區衛生服務站進行改造。這家衛生服務站的一樓仍保留原來的社區醫療服務功能,二樓則被改造為(wei) 失智失能老人可以入住的養(yang) 老中心,有50個(ge) 床位。醫護人員每天會(hui) 查房、巡診。現在何女士也入住到了這裏。

  因為(wei) 醫養(yang) 結合服務中心利用閑置的用房和原有的醫療資源,再加上政府提供部分補貼,入住這裏的老年人需要支付的費用也大大降低。根據護理等級不同,每位老人每月需要支付養(yang) 老服務費,包括夥(huo) 食、住宿、照護等約3000-3500元。另外,如果產(chan) 生醫療費用,可以享受和在醫院就診同樣的醫保報銷政策。

  何女士的丈夫 盧先生:我覺得帶來很大的方便,一個(ge) 她有病了什麽(me) 的,醫生護士能夠來看她,嚴(yan) 重的可以用救護車送她去均安醫院,從(cong) 價(jia) 錢,照顧,醫療,我覺得這裏可以的。

  在我國,像這些在醫療機構養(yang) 老的老年人隻占少數,超過90%的老年人都是依托社區居家養(yang) 老。近年來,各地推動醫療護理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浙江湖州在新建小區推行養(yang) 老、醫療設施同步建設,在太湖健康城社區,有一家大型醫院,還設置了7個(ge) 健康驛站。居民殷女士腰肌勞損,以前每周需要去兩(liang) 次醫院進行理療,現在不出小區就能解決(jue) 了。

  湖州市吳興(xing) 區太湖健康城社區負責人 徐濤:針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都有免費的體(ti) 檢業(ye) 務,為(wei) 70歲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巡診,我們(men) 實時關(guan) 注所有居民健康的變化,及時介入並且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居家養(yang) 老的醫療服務,除了不出小區就可以做理療,甚至有家庭醫生上門服務以外,還有些地區也提供了更廣泛的服務:包括幫助老人預約醫院專(zhuan) 家號;點開小程序就可預約“專(zhuan) 科護理”等。

  其實,對於(yu) 許多行動不便、失智失能的老人,居家養(yang) 老最方便的是有專(zhuan) 業(ye) 人員能夠上門提供醫療服務。目前各地也在紛紛開展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試點工作。我國居家養(yang) 老上門醫療服務還需補齊哪些短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研究室主任 馮(feng) 文猛:從(cong) 實際發展看,居家養(yang) 老上門醫療首先要解決(jue) 居家上門醫療人員特殊培訓問題;第二是在相關(guan) 製度規範上,需要在全國形成相對統一的居家上門醫療製度規範;其次是需要製定相對完善的居家上門醫療激勵機製,讓上門服務的人員有更好的積極性;第四是提升社區養(yang) 老服務和醫療服務能力。

  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無障礙和適老化的環境對於(yu) 老年人來說也非常重要。在20日的發布會(hui) 上,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讓老年人的居住和出行更加舒適、更加便利。

  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建築節能與(yu) 科技司副司長 張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同步開展無障礙設施、適老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如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開展住宅單元出入口坡道改造,以及在住宅樓梯上增設安全扶手等。2019年到2021年,各地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推動既有住宅加裝電梯5.1萬(wan) 部,這項措施讓很多長期居家老年人實現了走出家門、走出樓棟。同時,我們(men) 結合人行道淨化專(zhuan) 項行動,對人行天橋在內(nei) 的既有道路和設施進行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建設率。

  我國正建立覆蓋城鄉(xiang) 的老年健康服務體(ti) 係

  健康老齡化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成本最低、效益最好的手段和途徑。什麽(me) 是健康老齡化呢?簡單講就是維護老年人的內(nei) 在能力,改善老年人的外部環境,延長老年人的健康預期壽命。

  20日的發布會(hui) 上介紹,當前,我國正在建立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複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六位一體(ti) ”、綜合連續、覆蓋城鄉(xiang) 的老年健康服務體(ti) 係。2021年,大約有1.2億(yi)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城鄉(xiang) 社區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務。

  截至2021年底,全國設有老年醫學科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達到4685個(ge) 。到2025年,將在60%以上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建成老年友善醫療衛生機構約2.1萬(wan) 個(ge) ,設有安寧療護科的醫療衛生機構將超過1000家。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 王海東(dong) :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做好老年健康預防保健、醫療服務、健康照護等工作,特別是要開展老年口腔健康、老年營養(yang) 改善、老年癡呆防治和老年心理關(guan) 愛四大行動,目的是提升老年人主動健康能力,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yang) 和健康水平,讓老年人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