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光明文化周末版:六盤山高紫塞長

發布時間:2022-09-30 10: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馬力

  到固原。河穀山野的遠處,一道道丘峁隨勢橫列,低昂煙雲(yun) 中。漫遠的秦長城向東(dong) 折去。秦人夯築長城,宋人開浚邊壕,皆沿這一線。

  晉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楊絳的一段文字,說得催淚:“我曾考證‘紫塞’的出典,隻知長城之下土盡紫。一說長城之下有紫色花。我國各地土色不同,有黃土地,紅土地,黑土地等。長達萬(wan) 裏的長城下,土盡紫。為(wei) 什麽(me) 呢?築長城的老百姓有生還的嗎?……老百姓血肉之軀摻和了泥土,恰是紫色。這種泥土裏花開紫色,真是血淚之花了。”頹圮的障堡、牆塹、角墩前,我隻顧盯牢那層戰國年代的灰黃的土,一點聲也不出。我的手指探了出去,分開風中輕搖的蓬亂(luan) 的秋草,猶如看見殷紅的血色一點點滲出來,慢慢地洇開。我的心跳驟然緊促了,眸光穿透散亂(luan) 的殘瓦碎礫,投向史不留名的築城人的軀影。待我離開時,暮色悄默地彌漫到四圍,一霎吞掉弱去的天光。長城隱逝了模糊的影子,沉在昏夜裏。

  日月推遷。延袤萬(wan) 裏的邊垣界壕,防戍早用不上了,它卻不肯從(cong) 人們(men) 的視野裏退去,頑強地留在時間中。受著年光的打磨,它成了地表的雄奇景觀,竟至上升為(wei) 精神象征。古人設定的背景這樣不凡,特別的行為(wei) ,特別的場麵,引它來做烘襯,觀瞻便倏忽壯了幾分。

  秦昭襄王年間興(xing) 築的此段長城,由甘肅靜寧縣入寧夏西吉縣。八十多年前,秋已深了,進兵六盤山區的中央紅軍(jun) ,數次越過長城隘口。這該是怎樣激蕩心魄的圖卷呀!那麽(me) 凝重,那麽(me) 沉雄,又那麽(me) 寫(xie) 意。一切盡是英勇的、光明的、浩蕩的、磅礴的,史詩般莊嚴(yan) 。長城、長征,地理跨度都是那樣地大,時代影響都是那樣地久。無論山野上騰躍的身姿,還是戰火中行進的足跡,全為(wei) 鐫在曆史上的巨痕,一刻不滅。

  六盤山上,極目盡碧。天底下的綠色都朝峰嶺撲來,宛若狂瀾拍擊浮礁。杉、槭、樺、椴、連香、山楊、圓柏、遼東(dong) 櫟、華山鬆,枝葉搖蕩,爭(zheng) 著湧向天。山風在林間彈響清越的音符。我的眼光放得遠,思緒飛得更遠。這座隴山的主峰,是中央紅軍(jun) 行抵陝甘蘇區前攀越的最後一座高山。岩巒深處,奮力而上的熱血軍(jun) 人,槍刺挑著飛蕩的亂(luan) 雲(yun) ,胸中響著衝(chong) 鋒的呼號,一心向前。

  山上的光景,當年卻是別樣。毛主席的警衛員陳昌奉回述:“六盤山和我們(men) 以前走過的雪山相比,雖然不是最大的,但一上一下也有六十裏地。剛上山還有點樹扶著,快到山頂時樹也沒有了,隻有一些快要枯死的小草,行走起來更加艱難。”天上是飄卷的雲(yun) ,山間是驟緊的風,迎麵是濕涼的雨,而滿襟征塵與(yu) 戰煙的官兵們(men) 呀,朝著紅旗的指向,步履跨得愈加堅定,身姿挺得愈加勇毅。腳下的路朝明天延伸,人人心頭燃燒理想的太陽,熱切的目光向著解放的日子。山邈水迢,一程更比一程遙。鮮血浸紅的道途上,永遠盛開火焰般妍麗(li) 的花朵。

  彎彎的路盤在重岡(gang) 間,飄帶似的。清風吹蕩,林濤掀湧翠浪,仿佛從(cong) 晴藍的穹蒼懸瀉的瀑流。舉(ju) 目一望,真是天高雲(yun) 淡!在這蒼莽的大山之巔,毛主席高吟《長征謠》:“天高雲(yun) 淡,望斷南歸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同誌們(men) ,屈指行程已二萬(wan) !同誌們(men) ,屈指行程已二萬(wan) !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同誌們(men) ,何時縛住蒼龍?同誌們(men) ,何時縛住蒼龍?”激亢的誦聲,喚醒沉寂千年的山嶺。“不到長城非好漢”一句,盡鑄豪宕之境,氣韻橫逸,風概高遠。縱使烽煙遍地,鋼鐵般的戰士,依然雄心振揚。

  越過六盤山,隊伍開進彭陽縣小岔溝一帶。毛主席住在陽窪村農(nong) 民張有仁的莊院。崖壁上鑿了窯洞,毛主席住的是居中的那孔,炕桌、椅子、木櫃、案板、水缸,一一擺列。這是紅軍(jun) 踏上黃土高原後,毛主席住的第一孔窯洞。當院的老杏樹下,張有仁的後輩提起往事,心仍是熱的。家人給紅軍(jun) 烙的蕎麵餅、煮的地椒茶,好像還滿院飄香。

  那天晚上,毛主席借著油燈的微光,把臨(lin) 山詠懷的句子記在一張電報紙上。此首《長征謠》,一經潤色,世間乃有新詞篇——《清平樂(le) ·六盤山》:

   天高雲(yun) 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wan) 。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闋詞境宏放的作品,鑲嵌於(yu) 山巔的紅軍(jun) 長征紀念碑上。

  秦長城上的營塞,要數葫蘆河東(dong) 岸的將台堡。堡牆高矗,圍出一個(ge) 方正的亭障。古老戍堡,拒胡靖邊的功用固然還有人談起,卻付舊史。1936年10月22日,出征苦戰的紅軍(jun) 將士在這裏迎來偉(wei) 大的會(hui) 師。這一天,是勝利者的節日。廣場上一片慶騰,多麽(me) 壯盛,多麽(me) 昂奮!海浪般掀湧的歡情,給堡寨染上了顏色——明豔的紅。

  萬(wan) 裏跋涉,世界戰爭(zheng) 史上最宏壯的遠征,熔煉最堅卓的意誌。

  時光中的事,逐年地遠了,這座河畔的邊堡卻記下了許多。會(hui) 師紀念館裏展列的實物、珍存的照片,呈示著生動的史實:在西吉縣興(xing) 隆鎮單家集,毛主席參觀陝義(yi) 堂清真大寺,又盤坐炕頭,和阿訇馬德海秉燭長談;在彭陽縣長城塬,毛主席夜宿喬(qiao) 家渠,把自己的毛毯送給房東(dong) 喬(qiao) 生魁臥病的父親(qin) ……歲月不能磨盡一切,戰火中的往事,細細聽來,心是暖的。長征史上,相依的身影閃著光芒,映亮大地。

  我的視線從(cong) 林麓移向天邊。山脊犀銳的鋒刃刺入晚空。

  仰眺六盤山,英雄紅軍(jun) 是那穿雲(yun) 的峻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