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消防站裏,“大腦”靈光“地圖”準

發布時間:2022-11-10 09:1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2022年9月30日19時9分,北京市海澱區北三環西路車水馬龍,進入擁堵的交通高峰。一個(ge) 小區的地下室突發火情。接到火警電話後,7部消防車、35名消防指戰員在9分鍾內(nei) 抵達火災現場,迅速解決(jue) 戰鬥。這段故事裏隱藏著不少信息:消防站與(yu) 火災地點的距離達3.3公裏,需通過數個(ge) 紅綠燈,即使在淩晨不堵車的情況下,這段距離開快車也需要12分鍾。消防車是如何跑出這般加速度的?

  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北京市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雙榆樹消防救援站,在消防指戰員的日常訓練和工作中,讀懂了這樣的道理:一點一滴的加速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源於(yu) 消防救援隊伍經年累月的創新和堅持。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站長黃勇的一句話“我們(men) 的‘大腦’轉得快,我們(men) 的‘地圖’畫得準”道出了秘訣所在。原來,他們(men) 的“大腦”和“地圖”都大有來頭。

  在“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格局”背景下,海澱區城市大腦建設應運而生。海澱區消防救援支隊借此優(you) 勢,聚焦消防事業(ye) 發展和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了智能治理開放平台體(ti) 係。於(yu) 是,消防救援任務既有數據算法支撐,也有切實可行的實景拓展應用作為(wei) 輔助,救援效率大大提升。

  “能在最短時間抵達救援現場,就是得益於(yu) 智能治理開放平台。”黃勇解釋道,執行任務時,“城市大腦”不僅(jin) 可通過智能終端為(wei) 消防員推送最優(you) 路線,而且可統籌調整消防車沿路的紅綠燈,保障消防車盡早抵達救援現場。

  “這‘大腦’的聰明之處還在於(yu) ,不過多影響車道上其他社會(hui) 車輛的行駛。”黃勇說,“我們(men) 因此沒少得到市民的點讚。”

  在防滅一體(ti) 化建設進程中,消防智能終端憑借“城市大腦”的運轉,可反饋給消防站轄區內(nei) 的各類安全隱患,方便消防指戰員根據信息迅速找到安全隱患點,也使散在各處的自防自救力量統籌起來,隨時可調動。

  但消防指戰員們(men) 不滿足。

  “關(guan) 鍵時刻到達得快,作戰速度也得快,這離不開消防指戰員平日裏的觀察和積累,離不開消防站對轄區所有建築的熟悉掌握。”副站長馬桃一口氣說出了一串“熟悉”:熟悉轄區交通道路、消防水源情況,熟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數量、分類和分布情況,熟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建築物結構和使用情況……

  “這是支隊提倡的‘六熟悉’。”馬桃告訴記者,每個(ge) 隊員每個(ge) 星期至少到各自負責區域調研三個(ge) 半天,很多指戰員每逢閑暇都去“溜地理”。

  “溜地理”是消防站30多年來的好傳(chuan) 統,在智能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消防指戰員仍堅持用腳步丈量轄區,用心觀察,盡可能多地了解轄區內(nei) 建築物的細節。調研回來後,再將信息繪製成圖或製作成表,上傳(chuan) 到消防智能終端。

  這便是消防指戰員口中那精確的“消防救援地圖”——轄區消防救援信息圖表。

  這“地圖”在紙上,在雲(yun) 端,更在心裏。一點一滴,日積月累,消防指戰員用這種方式豐(feng) 富和完善著信息。遇到緊急任務時,每個(ge) 隊員都能根據它迅速提出方案,包括從(cong) 哪個(ge) 通道進入、可在哪裏借助設施控製火情、又從(cong) 哪裏可安全撤離……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圖大略,落實在一個(ge) 個(ge) 消防員身上,便是這般具體(ti) 、務實,又處處洋溢著“竭誠為(wei) 民”的價(jia) 值追求。

  救援的加速度,正源於(yu) 此。

  記者結束采訪時,遇到調研歸來的站長助理、戰鬥班班長羅偉(wei) 。他和戰友們(men) 準備加個(ge) 班,把剛得到的新信息寫(xie) 成《作戰信息卡》,補進“消防救援地圖”。

  夜幕已降臨(lin) ,幾個(ge) 小夥(huo) 子向著“作戰指揮室”一路小跑。他們(men) 身後,北三環西路的居民區已亮起了燈。雙榆樹,這個(ge) 被消防係統稱為(wei) “首都最忙”的消防站,融進萬(wan) 家燈火。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