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病人,怎麽為他們建好防疫“保護圈”?專家解讀
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的人是容易發生重症的脆弱人群。本輪疫情中,老年患者在救治上有哪些特點?治愈出院後,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家有老人,怎麽(me) 為(wei) 他們(men) 建立好“保護圈”?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佑安醫院心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新冠病房主任李豔兵。
1、老年新冠患者在治療上有哪些難點?
李豔兵:目前在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是比較高的。這些老年患者中,多數都合並有慢性、基礎性疾病。這些慢性基礎疾病包括以下6個(ge) 方麵:最常見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腦梗死等;第二大常見的是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間質性肺病等;第三大常見的是糖尿病。除此之外,還有三類常見基礎病為(wei) 慢性肝病、慢性腎病及腫瘤。這些病人在救治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新冠肺炎本身進行救治外,還要保證基礎疾病的救治。
目前,大部分新冠感染者是輕症患者甚至無症狀感染者,對於(yu) 這部分人群,我們(men) 在臨(lin) 床救治過程中,主要是治療基礎疾病。因為(wei) 很多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後,會(hui) 導致基礎疾病的加重,保證多髒器的功能是臨(lin) 床救治的重點。
合並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的生命體(ti) 征變化較之年輕人要波動得更劇烈一些,而且他們(men) 各髒器的功能較差。每個(ge) 患者的髒器功能都處在不一樣的狀態,針對不同的患者要結合既往合並的慢性基礎疾病的情況來進行個(ge) 體(ti) 化評估、個(ge) 體(ti) 化進行救治,治療方案不能“一概而論”。
2、老年患者在治愈出院後,應該注意些什麽(me) ?
李豔兵:所有患者出院之後首先應該進行7天的居家健康監測,這期間需要佩戴口罩,減少和家人的密切接觸,如有條件盡量居住在通風的單人間,要嚴(yan) 格做好手衛生,避免外出。
特殊人群要有特殊的關(guan) 照。對於(yu) 治愈出院的老年患者還要加強基礎病的治療,藥物不能停,也不能私自調藥。一定要谘詢自己的救治醫生,在醫生的幫助下規範進行藥物調整。
此外,還要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合理膳食,蛋白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要進行綜合的攝入;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勞;做好保暖工作。
居住環境方麵,要進行適當的通風,避免密閉環境帶來的再次感染的風險。
3、家有老人、病人該怎麽(me) 為(wei) 他們(men) 建立好“保護圈”?
李豔兵:對於(yu) 老人、有基礎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群來說,感染奧密克戎有帶來重症、加重基礎病,甚至死亡的風險。首先還是呼籲大家及時接種疫苗,及時進行加強免疫。老年人、有基礎病者等人群尤其需要保護,如果身體(ti) 狀態穩定、沒有禁忌症,盡早接種、及時獲得保護。
第二點是要做好個(ge) 人防護,規範佩戴口罩、保持有效的間隔距離、嚴(yan) 格做好手衛生。第三是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做好環境通風。
除此之外,同住的家人、照護者更要多關(guan) 注自己的健康狀態,平時做好防護,疫情期間不聚餐、聚會(hui) ,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給老人形成健康“保護圈”。
如果老人出現相關(guan) 症狀,一定要盡早就醫。不要因為(wei) 種種顧慮耽誤了就醫。(孫樂(le) 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