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路暢人安和諧交通環境 寫在第十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
在道路運輸行業(ye) 裏,“百噸王”一直惡名遠揚。這一代號通常指車貨總質量遠超額定載重、接近或超過100噸的違法超限超載運輸車輛,它們(men) 不僅(jin) 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造成人身財產(chan) 損失,還嚴(yan) 重損害公路和橋梁運行安全。
近日,天津市公安局西青分局交警支隊西青開發區大隊在外環線沿線通過攔檢一輛重型半掛車發現,該車實際車貨總重100噸,構成“駕駛載貨汽車載物超過最大允許總質量50%以上”的交通違法行為(wei) ,及時依法將其查獲,避免了嚴(yan) 重交通事故的發生。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一個(ge) “全國交通安全日”。連日來,西青分局交警支隊緊緊圍繞“兩(liang) 客一危一貨”、小型微型麵包車、摩托車等重點車輛,對各類違法行為(wei) 形成高壓嚴(yan) 管態勢,全麵提升路麵管控效能,引導廣大駕駛人文明參與(yu) 交通,杜絕事故傷(shang) 害。
不僅(jin) 在天津西青,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紛紛結合“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聚焦道路交通安全,開展安全隱患源頭清零、公路突出交通違法行為(wei) 整治、農(nong) 村交通安全治理、“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酒駕醉駕專(zhuan) 項整治,深化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和道路交通安全宣傳(chuan) 教育提升行動,全麵擰緊“安全閥”、點亮“平安燈”,打造路暢人安和諧交通環境。
專(zhuan) 項整治
“零容忍”消除亂(luan) 象
今年是我國交通運輸行業(ye) 跨越式發展的一年。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12億(yi) 輛,其中汽車3.15億(yi) 輛;機動車駕駛人4.99億(yi) 人,其中汽車駕駛人4.61億(yi) 人。與(yu) 此同時,公路貨物運輸量持續增長,各類風險隱患交織聚集、疊加碰撞,“兩(liang) 客一危”、惡劣天氣等安全事故風險不容忽視。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機動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顯著提升,各地積極采取措施不斷提升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識和出行文明,交通安全社會(hui) 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已經逐步形成。但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風險也在不斷湧現,交通安全社會(hui) 治理工作麵臨(lin) 的主要任務和挑戰依然是‘防風險、壓事故、保暢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交通管理學院副教授馬社強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今年的“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中,各地公安交管部門紛紛強化所隊聯勤聯責,充分發揮“一長兩(liang) 員”“一村一輔”職能,對標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常態開展酒駕、醉駕、毒駕、失駕日日查處、“零點行動”、“周末夜查”統一行動,最大限度降低易肇事肇禍違法犯罪發生概率。同時依托執法小分隊加強“早中晚”重點時段及城郊、農(nong) 村道路和事故多發路段管控,壓降盲時盲區,實現無縫對接。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開展的冬季公路交通安全區域整治行動中,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共查處超員載客、嚴(yan) 重超載、疲勞駕駛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wei) 88.7萬(wan) 起,精準攔截檢查重點隱患車輛3702輛,查獲多起超員載客、無證駕駛等嚴(yan) 重違法典型案例,及時消除了重大安全風險隱患。
部門聯動
“零疏漏”防範事故
“騎電動車一定要把頭盔戴好,不戴頭盔很不安全。”連日來,在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東(dong) 塘街道華銀園小區門口,保安員吳師傅持續對出入小區騎乘電動車不戴頭盔的居民進行勸導。
除了保安員身份外,吳師傅還多了一個(ge) 新的身份——小區交通安全勸導員。如今,像吳師傅一樣,守好居民平安出行第一道關(guan) 卡的保安員不在少數。勸導小區居民佩戴頭盔,注意出行安全,已成為(wei) 當地眾(zhong) 多保安員的一項日常工作。
在“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中,雨花區公安機關(guan) 還與(yu) 轄區學校、企事業(ye) 單位等建立聯動機製,發現未戴頭盔的騎乘人員,及時將其交通違法行為(wei) 反饋到所在單位,通過單位的二次警醒,強化“戴帽率”源頭勸導工作。
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與(yu) 交通、公路、應急、城建等部門緊密配合,對源頭隱患易發生反複反彈的重點“人、車、企”進行深入梳理排查,盡最大可能清除隱患風險。
錨定重點車輛源頭管理,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三大隊會(hui) 同相關(guan) 職能部門深入企業(ye) 走訪,創新搭建“警企安全運輸直通群”平台,從(cong) “線下”走進企業(ye) 開展源頭管理向“線上”網絡宣傳(chuan) 提醒延伸,對重點企業(ye) 和重點駕駛人的管理工作進行全覆蓋。
為(wei) 源頭預防電動自行車夜間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依托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協調各縣(區)、鄉(xiang) 鎮政府和有關(guan) 部門齊抓共管,開展電動自行車“熒光守護行動”,推廣粘貼反光貼,提高電動自行車夜間出行的視認性。
深入基層
“零盲區”宣傳(chuan) 教育
“全國各地各行各業(ye) 主動推進道路交通安全社會(hui) 協同治理,是順應時代要求的必然之舉(ju) 。”馬社強深有感觸地說。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全國交通安全日”活動中,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充分運用“報網屏微端抖”同頻發力,對典型違法、事故案例等及時曝光,輔之以對不文明交通亂(luan) 象的“敲門行動”,以身邊人身邊事,引導違法人員文明交通,提升教育震懾效應。同時及時向重點駕駛人“點對點”發送冬季冰雪霧霾等惡劣天氣提示短信,引導規避潛在風險,嚴(yan) 防意外事故發生。
為(wei) “蹚出”農(nong) 村群眾(zhong) 能接受、切合農(nong) 村實際的宣傳(chuan) 教育新路子,山東(dong) 省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萊蕪大隊深入農(nong) 村和邊遠山區,與(yu) 鄉(xiang) 鎮、街道辦事處有關(guan) 人員一起開展交通安全宣講。民警還將交通安全法的有關(guan) 內(nei) 容編寫(xie) 成三句半、快板書(shu) 、小戲曲等村民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提升宣傳(chuan) 教育效果。
為(wei) 加強老年人群體(ti) 交通安全精準宣傳(chuan) ,浙江省紹興(xing) 市上虞區公安交警部門充分借助村居工作人員、網格員、誌願者等力量,組建起由交警牽頭的老年人幫扶隊伍,對經常駕駛電動自行車、接送兒(er) 童上下學、在外打零工等有出行安全風險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群體(ti) 進行細致化梳理,精準化摸排、一對一建檔,定期開展“麵對麵”“一對一”宣傳(chuan) 。
11月,河南省三門峽市多數地區進入蘋果采摘、收購期。為(wei) 保障果農(nong) 安全順利采收,三門峽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深入屬地120個(ge) 農(nong) 村果園、集市發放宣傳(chuan) 手冊(ce) 、宣傳(chuan) 單,懸掛橫幅,推送短信息提示,受教育群眾(zhong) 達16萬(wan) 餘(yu) 人次。截至目前,實現涉果農(nong) 交通事故零發生。
馬社強認為(wei) ,各地公安交管部門以“全國交通安全日”活動為(wei) 契機,主動將交通文明與(yu) 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有機結合,進一步提升交通安全社會(hui) 治理能力和治理體(ti) 係現代化,更好地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推進交通安全社會(hui) 治理和社會(hui) 文明新風尚建設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