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聞隨筆】假期已過 年味仍濃

發布時間:2023-02-01 10:1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聞隨筆】

  作者:韓浩月(作家)

  兔年春節7天假期讓很多人意猶未盡,而元宵節尚未到來,“仍在年裏”的沉浸感,使人感到節日氛圍還在身邊。癸卯春節有著諸多意義(yi) 可供解讀,尤其是傳(chuan) 統文化的全方位“蘇醒”,讓人覺得年味更濃了。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you) 化,讓大家普遍有了“這個(ge) 年要好好過”的想法。在這一心理需求催生的社會(hui) 氛圍中,與(yu) 春節有關(guan) 的傳(chuan) 統文化民俗活動全麵覆蓋了節日生活,常見的文化活動和交流更為(wei) 熱鬧與(yu) 活躍,一些被淡忘甚至行將消失的文化習(xi) 俗也被激活,讓人倍加感慨與(yu) 珍惜。

  在非遺大省四川,今年共舉(ju) 辦了600餘(yu) 場“安逸四川——非遺過大年”非遺傳(chuan) 承實踐係列活動,去自貢看“千燈之城”,到成都杜甫草堂祭拜杜甫,來廣漢過“保保節”,至平武縣聽白馬民歌,被人們(men) 口口相傳(chuan) 。在福建漳州,係列民俗活動逐一推出:大年初五舉(ju) 辦了傳(chuan) 統儀(yi) 式“王公轉炮”,小夥(huo) 子們(men) 在鞭炮叢(cong) 林中轉圈跳躍,展示力量之美,祈求一方平安;大年初八晚啟動“天公誕”祭拜儀(yi) 式,多地民眾(zhong) 前來參與(yu) 祈福……全國各地有很多類似的年俗活動,不勝枚舉(ju) ,這些活動全麵恢複,怎能不令人欣慰。

  在社交媒體(ti) 與(yu) 短視頻平台上,有關(guan) 各地傳(chuan) 統文化習(xi) 俗的圖文、視頻展示,也獲得了眾(zhong) 多網友的關(guan) 注與(yu) 討論。各地特色文化活動借助互聯網傳(chuan) 播、直播展示、雲(yun) 上交流,讓不同地域的人們(men) 甚至外國友人產(chan) 生了天下一家的親(qin) 切感和實地參與(yu) 的在場感。

  形式多樣的傳(chuan) 統文化活動在這個(ge) 春節的複蘇與(yu) 活躍,讓人們(men) 普遍感受到了莊重與(yu) 歡樂(le) 這兩(liang) 種格調。感到莊重的原因,在於(yu) 這些文化活動都具有悠久傳(chuan) 統和地方特色,飽含著幾代人的情感、寄托著先人們(men) 的囑托;覺得歡樂(le) 的原因,則是這些文化民俗活動天然攜帶著激勵人、鼓舞人的元素,可以使人從(cong) 中找到文化認同與(yu) 身份價(jia) 值,並能從(cong) 中汲取一份力量。莊重與(yu) 歡樂(le) 這兩(liang) 種格調,在傳(chuan) 統文化中得到了良好的調和,也因為(wei) 這種融合而產(chan) 生了巨大的魅力。

  對應莊重與(yu) 歡樂(le) 這兩(liang) 種格調,人們(men) 通過春節期間參與(yu) 的傳(chuan) 統文化活動,一方麵獲得了一種“從(cong) 何處來、到何處去”的文化開示,得到了一種價(jia) 值感;另一方麵也可以消解一些沉悶與(yu) 不安的情緒,得到了一種釋懷感。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之處,便是為(wei) 人們(men) 提供來路與(yu) 尋找出口,使人可以在鄉(xiang) 土中汲取力量、在文化裏感受傳(chuan) 承、在精神上得到寄托,以此來校對自己當下的人生坐標,讓文化覺悟和生命覺悟獲得再次升華的可能。

  可以說,之所以不少人覺得兔年春節年味濃了許多,也許源於(yu) 我們(men) 對傳(chuan) 統文化深層精神的需求正在覺醒。人們(men) 在渡過疫情難關(guan) 之後,對個(ge) 體(ti) 、家庭、社會(hui) 之間的關(guan) 係與(yu) 秩序有了更多的思考,而春節期間豐(feng) 富多彩的傳(chuan) 統文化活動,為(wei) 這份思考提供了一個(ge) 有力的回答。有理由相信,在傳(chuan) 統文化的滋養(yang) 下,未來的春節,將會(hui) 擁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