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正在逐步“愈合”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指出,如果維持現行保護政策,預計到2040年,除南北極之外的全球其他地區的臭氧層將恢複至1980年之前的水平。盡管臭氧層完全恢複尚需時日,但人類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
1987年,國際社會(hui) 簽署《關(guan) 於(yu) 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shu) 》,以加強對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管控,應對臭氧層空洞問題。從(cong) 1989年起,國際社會(hui) 每隔4年發布一次全球臭氧層損耗的科學評估報告。根據2022年的第十次評估,自議定書(shu) 執行以來,全球各個(ge) 國家和地區通過積極采用替代物等,不斷減少臭氧層損耗,ODS總氯濃度已經從(cong) 1993年峰值3660ppt(幹空氣中每一萬(wan) 億(yi) 個(ge) 氣體(ti) 分子所含的該種氣體(ti) 分子數)下降了11%以上,總溴濃度也從(cong) 1999年的22.1ppt下降了15%以上。報告認為(wei) ,全球逐步淘汰了近99%的禁用消耗臭氧層物質,成功保護了臭氧層,使其顯著恢複,並減少了太陽紫外線輻射對人類的危害。
全球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化學品的行動,體(ti) 現了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大多數ODS都是溫室氣體(ti) ,有些還是強溫室氣體(ti) ,例如一氟三氯甲烷的全球變暖潛能值達到5160,這意味著其引起的增暖效應是同等質量二氧化碳的5160倍。替代氟利昂的過渡性替代物質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也都是強溫室氣體(ti) ,國際社會(hui) 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shu) 》北京修正案和基加利修正案,先後對這兩(liang) 種物質製定淘汰時間表,從(cong) 而實現應對臭氧損耗和全球變暖的協同效應。
全球臭氧層的恢複速度並不均衡,兩(liang) 極地區還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據估計,北極和南極臭氧層將分別到2045年和2066年才能恢複到1980年水平。特別是南極臭氧層出現損耗的時間更早,要恢複到臭氧層空洞出現之前的水平起碼要到2100年之後。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臭氧監測數據,2022年10月5日,南極臭氧層空洞麵積依然有2600萬(wan) 平方公裏,還處於(yu) 麵積極大的時期。由此可見,有些環境一旦破壞,恢複難度極高。
臭氧層恢複如此慢,主要是因為(wei) 破壞大氣臭氧層的元凶ODS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極長,有的壽命為(wei) 50年,有的長達100年甚至上千年。盡管全球已經停止生產(chan) 、銷售和使用這些物質,但是之前排放在大氣中的還長期存在,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nei) 還會(hui) 繼續破壞臭氧層。
需要指出的是,臭氧層的恢複涉及大氣中很多複雜的物理、化學和動力學過程,具體(ti) 恢複時間的估算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臭氧層空洞的大小受到火山噴發、厄爾尼諾現象、全球變暖、平流層大氣環流變化等不同因素影響,還會(hui) 出現波動和反複。需要警惕的是,受利益驅使,那些已經被國際社會(hui) 和各國明令禁止的ODS還可能會(hui) 被偷偷生產(chan) 和使用,這需要全社會(hui) 嚴(yan) 格監督。
臭氧層空洞是人類曆史上一個(ge) 重大環境問題,後續補救工作給人類社會(hui) 帶來了深刻啟示。環境危機麵前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國際社會(hui) 共同努力是確保人類安全、健康和福祉的最佳路徑。隻有堅持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才能嗬護好我們(men) 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魏 科 作者為(wei)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