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加快工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

發布時間:2023-02-01 10:14: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韓 鑫

  我國人均水資源量遠低於(yu) 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時空分布極不平衡,必須把節水放在優(you) 先位置。前不久,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布2022年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試點名單,29家企業(ye) 和3個(ge) 園區上榜。遴選一批廢水循環利用效果顯著、水效指標先進的企業(ye) ,作為(wei) 水效對標達標的典型案例,有助於(yu) 推動更多企業(ye) 提升用水效率,實現節水減汙新躍升。

  作為(wei) 世界第一工業(ye) 大國,我國麵臨(lin) 治理工業(ye) 廢水的艱巨任務。數據顯示,2021年,工業(ye) 用水量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7.7%,廢水排放量約占全國汙水排放量的1/4。與(yu) 此同時,水資源短缺已成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剛性約束,正常年份缺水超500億(yi) 立方米。一邊是持續高企的工業(ye) 用水需求,一邊是人多水少的基本國情,加快推動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使廢水“變廢為(wei) 寶”,成為(wei) 推動工業(ye) 綠色發展、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關(guan) 鍵所在。

  我國工業(ye) 門類齊全、企業(ye) 眾(zhong) 多,但規模、設施和技術儲(chu) 備參差不齊,石化化工、鋼鐵、食品、紡織印染、造紙等不同企業(ye) 排出的工業(ye) 廢水性質差異很大,很難用一種技術方案或一種模式予以解決(jue) ,必須分類統籌推進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需要處理的不隻是工業(ye) 廢水,還有生產(chan) 過程中隨水流失的工業(ye) 生產(chan) 用料、中間產(chan) 物以及汙染物等。實踐中,不同行業(ye) 形成了各有側(ce) 重的模式。在紡織業(ye) ,通過技術突破,不僅(jin) 可減少廢水排放,還能降解其中的有機汙染物;在化工業(ye) ,依托智能化監管,可實時監測廢水排放情況,有效精準治汙;在鋼鐵業(ye) ,把處理後的城市汙水回用於(yu) 生產(chan) 過程,提高了水資源重複利用率……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取得積極進展,規模以上工業(ye) 用水重複利用率從(cong) 2015年的89%提高至2021年的92.9%,2020年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39.6%。

  應當看到,實現經濟穩增長,必須保持一定水平的工業(ye) 增長速度,一段時間內(nei) 我國工業(ye) 用水量仍會(hui) 持續增長。目前,規模以上工業(ye) 用水重複利用率相對較高,但仍有提升空間。在紡織、食品等主要用水行業(ye) ,2020年工業(ye) 用水重複利用率也僅(jin) 為(wei) 73%和60%。進一步提高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水平,還需攻克難啃的“硬骨頭”。一方麵,要繼續緊盯主要用水行業(ye) ,夯實技術底座,既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上有所突破,也要加快發展通用技術和標準,以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另一方麵,要持續降低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成本,在稅收政策、資金支持等方麵給予傾(qing) 斜,調動更多企業(ye) 積極性。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環節。”加快推進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是促進經濟社會(hui) 全麵綠色轉型的題中應有之義(yi) 。當前,相關(guan) 部門已出台工業(ye) 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提出了明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重點用水行業(ye) ,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分類施策、壓茬推進,進一步提升工業(ye) 用水重複利用率,降低廢水排放量,必能加快形成工業(ye) 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讓綠色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