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網絡零售增勢好,農民增收路徑新 農產品站上了電商“C位”

發布時間:2023-02-13 09:45: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日前表示,商務大數據對重點電商平台監測顯示,2022年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增勢較好,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9.2%。農(nong) 村電商的蓬勃發展,為(wei) 廣闊鄉(xiang) 村構建了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新平台,拓寬了農(nong) 民增收路徑,激活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潛能。一位在電商平台賣農(nong) 產(chan) 品的鄉(xiang) 村青年說:“從(cong) 去年的銷售數據來看,農(nong) 產(chan) 品站上了電商‘C位’(主角位置)。”

  平台加快“下鄉(xiang) ”步伐

  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成績喜人。根據商務大數據,2022年,全國農(nong) 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6%。其中,農(nong) 村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1.99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4.9%。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yi) 元,同比增長9.2%,增速較2021年提升6.4個(ge) 百分點。

  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較快增長,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202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做好2022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實施“數商興(xing) 農(nong) ”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xiang) 村。“數商興(xing) 農(nong) ”是發展數字商務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的簡稱,包括引導電子商務企業(ye) 發展農(nong) 村電商新基建,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配送、分揀加工等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發展智慧供應鏈,打通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最初一公裏”和工業(ye) 品下行“最後一公裏”等。

  在“數商興(xing) 農(nong) ”政策的支持下,電商加快了“下鄉(xiang) ”步伐,從(cong) 初期的銷售端網絡化,逐漸向流通端、生產(chan) 端的數字化、智能化推進。各大電商平台發力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加快了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進程,實現產(chan) 銷緊密銜接,助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拚多多采用“拚購+產(chan) 地直發”的模式,設立“百億(yi) 農(nong) 研”專(zhuan) 項,探索參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製定,助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京東(dong) 推出“農(nong) 特產(chan) 購物節”,上線豐(feng) 富多樣的高質量農(nong) 產(chan) 品。此外還有電商平台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農(nong) 人短視頻直播大賽等,以多種形式助力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促進農(nong) 民創富增收。

  “土”視頻帶火土特產(chan)

  在湖北省黃岡(gang) 市,羅田縣駱駝坳鎮燕窩垸村第一書(shu) 記徐誌新做起了助農(nong) 主播,推廣羅田板栗、紅安苕、茶葉等農(nong) 產(chan) 品,月銷達600多萬(wan) 元;四川省瀘州市的吳秋月,將小小高山蘿卜幹做到月銷10多萬(wan) 斤;李春望不惑之年紮根大西北,把優(you) 質的獼猴桃、紅棗、蘋果帶給更多人。

  近幾年,有關(guan) 鄉(xiang) 村題材的短視頻頻頻走紅,短視頻、直播平台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走向城市的一條快車道。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經濟與(yu) 發展研究所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課題組發布的《短視頻為(wei) 新農(nong) 人搭建平台,助推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出,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可以吸引並留住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帶來先進生產(chan) 經營理念、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發展,進而助力培育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增加農(nong) 村居民就業(ye) 機會(hui) 、擴大農(nong) 民增收空間。例如,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助農(nong) 項目深入福建、貴州、四川、吉林等地,讓遠在各地鄉(xiang) 村、尚未被更多人看見的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出山,走向全國消費者。“山貨上頭條”已經助力平和蜜柚、連城紅心地瓜幹、來鳳藤茶、都勻毛尖、延邊大米等農(nong) 產(chan) 品在抖音電商平台銷量翻番。

  “自成立以來,抖音電商不斷挖掘平台內(nei) 的優(you) 質農(nong) 特產(chan) ,助其拓展市場和打造特色品牌。”抖音電商相關(guan) 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未來,抖音電商平台將在此基礎上,更加深入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全鏈條,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原產(chan) 地攜手將區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成為(wei) 具有代表性的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助力產(chan) 業(ye) 縱深發展、帶動更多就業(ye) 。

  農(nong) 民從(cong) “會(hui) 種”到“會(hui) 賣”

  “銷農(nong) 貨,找電商”成為(wei) 許多農(nong) 民的共識,但具體(ti) 如何“觸網”,不少人並不在行。老鄉(xiang) 最了解自家產(chan) 品,卻不擅長網絡營銷;主播們(men) 懂網絡,卻對田間地頭的活計並不內(nei) 行。如何發揮各自優(you) 勢,讓農(nong) 產(chan) 品“種得好”也“賣得火”?

  2021年,在雲(yun) 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喬(qiao) 甸鎮李捷村,村民李本斌種的石榴豐(feng) 收了,本想繼續通過傳(chuan) 統渠道銷售,但問了好幾家采購商,最高收購價(jia) 才每斤1.8元,他想起曾看到的“果農(nong) 爸爸”直播團隊,幾個(ge) 年輕人在田裏對著手機吆喝“石榴現摘現發,不吐籽味道甜”。

  李本斌拉著石榴來到鎮上的雲(yun) 南果農(nong) 爸爸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他家的石榴品相好、個(ge) 頭大。公司負責人袁曉薇說:“這樣的石榴適合電商渠道做精品零售。”兩(liang) 人一拍即合,按照2.2元每斤的價(jia) 格,李本斌的80多噸石榴陸續進入電商倉(cang) 庫。

  賓川縣大力培育、發展農(nong) 村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吸引年輕人返鄉(xiang) 創業(ye) ,做主播、幫帶貨,現已上線銷售農(nong) 特產(chan) 品超百種,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交易日趨活躍,全縣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大幅上升。

  專(zhuan) 家認為(wei) ,讓農(nong) 民從(cong) “會(hui) 種”到“會(hui) 賣”,讓農(nong) 村電商從(cong) 業(ye) 者從(cong) “懂賣”到“懂種”,兩(liang) 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對促進農(nong) 村電商提質增效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具有積極意義(yi) 。(記者楊俊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