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接收群眾信訪比2019年下降17.3%

發布時間:2023-03-08 10:03:00來源: 法治日報

  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接收群眾(zhong) 信訪比2019年下降17.3%

  用心用情做好群眾(zhong) 工作 做優(you)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

  本報記者 張昊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舉(ju) 行“加強新時代檢察信訪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檢察機關(guan) 5年來加強和改進控告申訴檢察工作,用心用情做好檢察信訪工作的做法成效,並回答記者提問。

  記者從(cong) 發布會(hui) 上獲悉,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接收群眾(zhong) 信訪量逐年下降,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共接收群眾(zhong) 信訪77.7萬(wan) 餘(yu) 件,比2019年下降17.3%。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采取多種舉(ju) 措促進信訪矛盾實質性化解,維護司法公正,助推社會(hui) 治理。

  群眾(zhong) 信訪“件件有回複”

  “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件件訴求皆民生。”最高檢檢察委員會(hui) 副部級專(zhuan) 職委員張誌傑說,過去,法律上沒有硬性規定、工作力量不足等多方麵原因,檢察機關(guan) 接收的群眾(zhong) 來信,不少未予及時回複。

  2019年,最高檢提出對群眾(zhong) 信訪“7日內(nei) 程序回複、3個(ge) 月內(nei) 辦理過程或結果答複”。

  為(wei) 民辦實事的舉(ju) 措,壓力再大、人手再缺也要做到。最高檢研究製定《人民檢察院辦理群眾(zhong) 來信工作規定》,規範群眾(zhong) 信訪接收、回複、辦理和答複等各環節工作。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配齊配強控申檢察隊伍、強化督導檢查、定期回頭看等措施,抓實群眾(zhong) 信訪件件有回複。

  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收到的350萬(wan) 餘(yu) 件信訪均在7日內(nei) 告知“已收到、誰在辦”,3個(ge) 月內(nei) 辦理情況答複率超過95%。最高檢積壓的一批陳年來信也全部予以回複。

  “群眾(zhong) 信訪‘件件有回複’順應人民群眾(zhong) 急切期盼,有利於(yu) 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維護社會(hui) 和諧穩定。”張誌傑說,隻要把信訪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把群眾(zhong) 的來信當家書(shu) ,用心用情答複,就能獲得群眾(zhong) 的理解和支持。

  最高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guan) 控告申訴檢察部門開展公開聽證案件數量逐年上升,信訪矛盾化解率也逐步提高。2022年共開展公開聽證案件2.7萬(wan) 件,矛盾有效化解率為(wei) 82.2%。

  最高檢印發《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聽證工作規定》等文件,在信訪案件辦理中全麵推行公開聽證製度。通過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村(居)委會(hui) 代表以及專(zhuan) 家學者等擔任聽證員,就案件事實、法律適用等疑難、爭(zheng) 議問題進行針對性聽證,充分聽取聽證員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增強檢察機關(guan) 申訴案件辦理工作的透明度,讓申訴人以看得見、聽得到的方式感受到司法溫度。

  為(wei) 減少信訪人訴累,最高檢研究製定控告申訴案件簡易公開聽證工作規定,大力推廣簡易公開聽證。同時,為(wei) 讓身體(ti) 不便或居住偏遠的信訪人也能參與(yu) 公開聽證,最高檢創新運用“上門聽證”的新形式,主動到信訪人家中開展聽證,把矛盾化解在信訪群眾(zhong) “家門口”,用心用情紓解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

  院領導帶頭辦“骨頭案”

  檢察機關(guan) 受理的群眾(zhong) 來訪,尤其是控告申訴案件,大多數是法律結論生效、程序已經終結,要化解矛盾、糾正可能存在的錯誤,工作難度極大,需要領導幹部帶頭“啃硬骨頭”。

  最高檢要求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帶頭辦案,尤其是要辦理疑難複雜控告申訴信訪案件。通過院領導帶頭辦案,以點帶麵,推動控告申訴檢察工作的整體(ti) 提升。

  張誌傑以自己包案辦理的四川鄒某奎重複信訪案舉(ju) 例說,他與(yu) 四川省檢察院、瀘州市檢察院案件承辦人組成工作專(zhuan) 班,審閱了全部案卷材料,共同研究案件的化解方案,確立了查清訴求、上門聽證的化解策略。工作專(zhuan) 班到鄒某奎家裏開展上門聽證,邀請了3名基層組織代表擔任聽證員,就鄒某奎信訪反映的4個(ge) 問題逐一進行了回應,消除了鄒某奎的不滿和疑慮,最終解開了心結,圓滿化解了這起重複信訪10年的積案。

  2022年,最高檢院領導共包案20件,已全部辦結,有效化解率近七成。

  最高檢還提出,對“三類案件”,即首次到檢察機關(guan) 申訴的刑事案件、檢察機關(guan) 作為(wei) 賠償(chang) 義(yi) 務機關(guan) 的國家賠償(chang) 案件、立案監督案件,要盡量由院領導辦理或包案化解。對於(yu) 首次到檢察機關(guan) 申訴的刑事案件,通過院領導包案,能夠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程序空轉。

  2022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院領導包案辦理“三類案件”2萬(wan) 件,辦結1.5萬(wan) 件,再次信訪的隻有200餘(yu) 件。其中,最高檢分兩(liang) 批交辦了600多件“骨頭案”“釘子案”,要求每一個(ge) 案件必須由省級院領導包案,不能完全把責任交給基層。

  實質性化解信訪積案

  檢察機關(guan)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提出變“結案了事”為(wei) “案結事了”,尤其是針對重複信訪積案,采取多項舉(ju) 措,力求解“法結”與(yu) “心結”,實質性化解信訪積案,更加有效減少社會(hui) 矛盾。

  最高檢先後組織開展全國檢察機關(guan) “集中治理重複信訪、化解信訪積案”專(zhuan) 項工作和信訪積案清理“回頭看”活動,對一批5年以上重複信訪案件,通過交辦督辦、領導包案等措施,釋明法理,盡可能化解信訪人心結,同時與(yu) 多部門協作,著力解決(jue) 其實際困難。專(zhuan) 項清理的重複信訪案件化解率達60%以上。

  此外,最高檢依托“三色信”(綠橙紅)製度,求極致辦好綠信(第一次來信),主動致電信訪人溝通橙信(重複來信2至4次)、逐級建立紅信(重複來信5次以上)積案庫,通過交辦督辦、領導包案、公開聽證等方式進行化解。2022年來信量、重複來信量、新增重複來信量均大幅下降。

  一些申訴案件,尤其是刑事申訴案件,導致群眾(zhong) 持續信訪的原因是,被告人沒有賠償(chang) 能力,被害人的損失無法獲得賠償(chang) ,甚至因案致貧、因案返貧。

  記者注意到,檢察機關(guan) 深入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有效解決(jue) 被害人生活麵臨(lin) 的急迫困難,幫助其回歸正常的生活,發揮了重要的息訴解紛作用。

  2018年4月,最高檢部署開展“深入推進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專(zhuan) 項活動,先後與(yu) 原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婦聯等會(hui) 簽文件,將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脫貧攻堅、融入救助困難婦女工作。此外,最高檢進一步加強與(yu)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的溝通和協作,以司法救助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據統計,2021年,檢察機關(guan) 實際救助4.8萬(wan) 餘(yu) 人,發放救助金6.1億(yi) 餘(yu) 元;其中救助農(nong) 村地區困難當事人1.3萬(wan) 餘(yu) 戶1.7萬(wan) 餘(yu) 人,發放救助金2.3億(yi) 餘(yu) 元。2022年救助8.1萬(wan) 餘(yu) 人,發放救助金額8.6億(yi) 餘(yu) 元;其中救助農(nong) 村地區困難當事人2.3萬(wan) 餘(yu) 戶2.8萬(wan) 餘(yu) 人,發放救助金3.2億(yi) 餘(yu) 元。

  張誌傑說,下一步,檢察機關(guan) 將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用心用情做好群眾(zhong) 工作,進一步暢通群眾(zhong) 訴求表達通道,進一步抓實群眾(zhong) 合法權益保障,進一步做優(you) 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更高水平的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