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破解糧油企業困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離不開中國糧食企業(ye) 的奮鬥。近年來,糧食價(jia) 格高企,糧食加工企業(ye) 一直難以走出“稻強米弱”“麥強粉弱”的發展格局,經營較為(wei) 艱難。對此,出席“2022中國糧油財富論壇”的業(ye) 內(nei) 人士呼籲,糧食加工企業(ye) 最終要通過科技創新賦能,延長產(chan) 業(ye) 鏈,發展精深加工,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糧食連續多年豐(feng) 收,產(chan) 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我國也是世界糧食加工大國,米麵加工能力和產(chan) 量均居世界之首,但糧食產(chan) 業(ye) 鏈條短,產(chan) 品單一,附加值低,糧食資源利用率低,導致企業(ye) 效益不高。近年來,中糧、北大荒、中裕、河南想念、益海嘉裏等一大批糧油企業(ye) 以市場需求為(wei) 導向,突出標準引領,強化創新驅動,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chan) 品,既能滿足消費者對多樣化產(chan) 品和高品質健康生活的需要,又提升了企業(ye) 自身效益。
北大荒集團擁有4700多畝(mu) 耕地資源,近年來該公司把傳(chuan) 統糧食行業(ye) 與(yu) 智能化、數字化、雲(yun) 計算等新型科技相結合,建設從(cong) 田間到餐桌全產(chan) 業(ye) 鏈,實現從(cong) 大糧倉(cang) 到大廚房的轉型。“北大荒以科技創新為(wei) 引擎,通過新產(chan) 品拓寬新渠道,延伸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實現了品牌價(jia) 值與(yu) 經濟效益雙豐(feng) 收。”北大荒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張理博說。
用一粒小麥轉化出500多種產(chan) 品,把小麥打造成高科技產(chan) 品,高科技產(chan) 品帶來高效益。山東(dong) 省濱州中裕依靠科技力量打造綠色循環小麥經濟產(chan) 業(ye) 鏈,構建了完整的小麥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涵蓋了高端育種、訂單種植、糧食倉(cang) 儲(chu) 物流、小麥粗加工、深加工、綠色養(yang) 殖、廢棄物綜合利用、餐飲、商超等十大板塊,橫跨一二三產(chan) 業(ye) 。
據悉,中裕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裕田麥119、裕田麥126兩(liang) 個(ge) 品種,解決(jue) 了優(you) 質替代問題,降低了原料成本;麵對“麥強粉弱”的問題,中裕發展精深加工,用小麥加工出酒精穀朊粉、膳食纖維、赤蘚糖醇、小麥蛋白肽等高科技產(chan) 品;用酒糟和麩皮製作液體(ti) 飼料,用液體(ti) 養(yang) 豬,生產(chan) 出高品質的豬肉;用養(yang) 殖環節、工業(ye) 當中產(chan) 生的廢棄物生產(chan) 沼氣,用沼氣發電,沼液兌(dui) 黃河水改良鹽堿地,把“不毛之地”變成良田。“中裕做大做強的最重要力量就是科技創新、科技推動、科技利器,使得一顆小麥變成無限個(ge) 不可能當中的可能。”濱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民鬆說。
用一把麵粉製作出世界上最長的麵條,長達3084.32米。河南想念食品公司製作的這根麵條的背後,是科技的力量。公司董事長孫君庚表示,多年來公司圍繞著“好吃又健康、好吃不長胖、好吃不升糖”三大研發方向,開發出400多種掛麵以及通用粉、專(zhuan) 用粉、全麥粉、多穀物粉等多個(ge) 係列的麵粉產(chan) 品。公司通過構建人才鏈,打造產(chan) 業(ye) 鏈,提升價(jia) 值鏈。在小麥育種、種植、加工等方麵加強與(yu) 國內(nei) 乃至世界級科研機構合作,建立想念中原食品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打造想念中原食品實驗室成果轉化基地,助推想念食品轉型升級,為(wei) 食品產(chan) 業(ye) 提供更強的科技支撐,實現突破式發展。
大米加工門檻低、技術含量低,大米加工企業(ye) 以初級加工為(wei) 主,精深加工比例偏低,產(chan) 品附加值低,很多企業(ye) 加工大米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但益海嘉裏通過提升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用一粒大米生產(chan) 出20多種產(chan) 品,大米的附加值帶來的利潤遠遠大於(yu) 單純加工大米帶來的利潤,讓企業(ye) 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公司投資建設了擁有300多名科研人員的研發中心,每年盈利的2%至3%投入研發中心。一定要提高科技研發能力,創新發展模式,研發更多的新產(chan) 品。”中國糧油學會(hui) 副理事長、益海嘉裏集團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塗長明說。
創新是企業(ye) 發展的第一動力。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糧油企業(ye) 要實現健康運行,離不開科技創新,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像中糧、北大荒、中裕、想念等糧油企業(ye) 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博士工作站、碩士工作站,小的糧油企業(ye) 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ou) 勢資源,千方百計讓傳(chuan) 統糧油行業(ye) 盡可能嫁接一些科技的元素,善用新技術、探索新模式、創研新產(chan) 品,為(wei) 企業(ye) 騰飛插上翅膀。(劉 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