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豐台:為優秀教師隊伍注入“源頭活水”
光明日報記者 張景華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潔思
連日來,北京線上線下“教師專(zhuan) 場”雙選會(hui) 火熱進行中。在豐(feng) 台區搶先發布的招聘公告中,教育係統80家單位麵向應屆大學生招聘329人。
豐(feng) 台區之所以能夠大手筆“搶”教師,可謂下足了“繡花功夫”:對學校編製進行全麵清理和統籌管理,激活編製資源,深入推進“員額製”改革,釋放部分學前教育編製補充義(yi) 務教育學校,統籌全區事業(ye) 單位編製300個(ge) ,供教育“周轉池”借用,滿足近期新增教育資源結構性需求。努力擴大優(you) 秀教師群體(ti) ,是豐(feng) 台區近日啟動的基礎教育“強基工程”一項重要舉(ju) 措。
馮(feng) 林是北京小學萬(wan) 年花城分校教學主任。2月10日,馮(feng) 林到位於(yu) 西城區的北京小學本部掛職鍛煉,參與(yu) 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今年,豐(feng) 台區選派18名基層年輕幹部到教育強區優(you) 質學校掛職鍛煉,馮(feng) 林是其中一位。他說:“北京小學的每一位教師都實實在在地踐行著‘做溫暖學生記憶的教師’的理念,我被感動了,也被‘點燃’了,真正感悟了‘從(cong) 學科教學走向學科育人’的深刻內(nei) 涵。”
據了解,今後豐(feng) 台區還將繼續選派優(you) 秀中青年幹部,到區內(nei) 外名校掛職、出任執行校長、參與(yu) 高端培訓,加強後備力量隊伍建設,完善教師職業(ye) 發展台階,鼓勵和引導廣大教師深耕教育教學,將優(you) 秀教師留在課堂教學一線,激發源頭活水。
實現區域教育優(you) 質資源均衡發展,是豐(feng) 台區“強基工程”的核心目標之一。從(cong) 東(dong) 到西,豐(feng) 台區分布著北京錢學森中學、北京十八中、北師大實驗中學豐(feng) 台學校、北京第五實驗學校、北京十二中、豐(feng) 台二中、首師大附屬麗(li) 澤中學、北京十中、民大附中豐(feng) 台實驗學校、人大附中豐(feng) 台學校等“十強學校”。
“方莊地區是豐(feng) 台區的超大型社區,以前每到升學季,都會(hui) 流失一批優(you) 質生源。”豐(feng) 台區教委主任楊曉輝說,為(wei) 了破局,豐(feng) 台區整合方莊地區27個(ge) 教育單位資源,建立了以北京十八中為(wei) 龍頭的方莊教育集群,形成了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方莊模式”,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在家門口上學。北京十八中的探索與(yu) 實踐,是豐(feng) 台教育“集群+集團”特色發展模式的一個(ge) 鮮活縮影。
截至目前,豐(feng) 台區已構建了8個(ge) 教育集群,210家教育單位實現集群內(nei) 的協同發展;建立了16個(ge) 教育集團,涵蓋86所學校,全區約48%的學生享受集團化辦學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
楊曉輝表示,未來豐(feng) 台區還將以“十強學校”建設為(wei) 引領,加強豐(feng) 台科技園、麗(li) 澤金融商務區、南中軸地區等重點功能區的學校布局,補齊河西教育高質量發展短板,到2031年形成每個(ge) 集群至少擁有1所優(you) 質高中、每個(ge) 街鎮均有1至2所優(you) 質校(校區)的教育發展布局,推動區域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再升級。
當然,搞好教育不僅(jin) 僅(jin) 是教育部門的事,豐(feng) 台區舉(ju) 全區之力,推進基礎教育“強基工程”,並確定了基礎建設、名師培養(yang) 、學子培育、智慧教育、深化改革、協同發展六個(ge) 方麵60項重點任務。目前,豐(feng) 台區已經成立了專(zhuan) 門領導小組,細化涉及37個(ge) 委辦局的具體(ti) 任務清單,明確量化階段目標,壓實責任,全區上下真正形成“一盤棋”齊抓教育的模式,實現孩子們(men) 在家門口“上好學”的願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