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睡眠特“困”人,醫療當有更大作為
睡眠是生命健康不可缺少的源泉。然而,晚上難以入睡、睡眠質量不高等睡眠問題困擾著許多人。2023年3月21日是第23個(ge) 世界睡眠日,專(zhuan) 家提醒,不良的睡眠習(xi) 慣可增加慢性疾病風險,拯救睡眠特“困”人需要“身心同治”,出現睡眠障礙要及時就醫。(3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
睡眠障礙不僅(jin) 本身是疾病,而且還是很多疾病的重要誘發因素。長時間睡眠障礙,可加大高血壓、心髒缺血缺氧、冠心病、代謝紊亂(luan) 、焦慮症、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嚴(yan) 重時還可引起腦梗、認知功能障礙,甚至引發猝死。第23個(ge) 世界睡眠日將主題確定為(wei)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中國的主題則是“良好睡眠,健康之源”。睡眠對於(yu) 健康的影響,在今年的主題中得到凸顯,也越來越受到社會(hui) 的重視。
和很多疾病一樣,睡眠障礙也需要早防早治。然而,睡眠障礙的就診率一直處於(yu) 較低水平,早期預防也沒有得到較好普及。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比較嚴(yan) 重的睡眠障礙,但診斷率僅(jin) 在1%左右,確診後能夠持續接受治療的患者更少。有些人不認為(wei) 睡眠障礙是疾病,寧可忍受失眠帶來的痛苦也不願就醫,有些人則通過自行服藥等方式來應對睡眠障礙,這些常見的現象不僅(jin) 難以應對好睡眠問題,有時還會(hui) 適得其反。
睡眠障礙就診率不高,與(yu) 醫療的可及性不足、民眾(zhong) 無法便捷地獲得睡眠診療有很大關(guan) 係。睡眠診療包括多個(ge) 醫學學科,卻鮮有醫院設立專(zhuan) 門的睡眠科室,一家醫院能夠開設一個(ge) 睡眠門診,就已算是重視了。當前睡眠問題越來越突出,僅(jin) 靠當前的睡眠診療資源,難以滿足龐大的診療需求。因此不僅(jin) 睡眠門診應該成為(wei) 醫院的標配,而且有條件的醫院可考慮開設睡眠科室。
民眾(zhong) 對睡眠障礙缺乏足夠的重視和了解,是睡眠障礙難以化解的另一個(ge) 重要原因。普及與(yu) 睡眠有關(guan) 的醫學知識、端正對待睡眠問題的態度、改變影響睡眠的不良生活方式、針對睡眠提供日常健康管理等,醫務人員也有很大的展現才華的空間,在傳(chuan) 統科普的基礎上,還可通過醫療直播等新方式普及相關(guan) 知識。
目前“睡眠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上的各種助眠產(chan) 品,如睡眠床墊、智能枕頭、室內(nei) 消音器、香薰、褪黑素、睡眠噴霧等,都賣得很火。不少助眠軟件也都具備了一定的規模。有統計顯示,2020年我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yi) 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wan) 億(yi) 元。這些睡眠產(chan) 品與(yu) 服務也魚龍混雜,不僅(jin) 一些產(chan) 品的效果不確定,而且一些“哄睡”服務有打色情擦邊球的危險。無論是出於(yu) 規範“睡眠經濟”的目的,還是為(wei) 了發展醫療事業(ye) ,都需要開發出更多睡眠醫療產(chan) 品和服務。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有超三分之一的人存在程度不同的睡眠問題,睡眠問題的影響如此巨大,值得醫療投入更多資源,展現出更大的作為(wei) ,讓醫療服務更豐(feng) 富多元,預防和幹預更超前有效,如此才有望大幅改善民眾(zhong) 的睡眠質量。(秋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