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和圖書館成為“好朋友”

發布時間:2023-04-18 14:5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案例】

  作者:莊嚴(yan) (北京大學附屬小學教師)

  對很多孩子來說,圖書(shu) 館是一個(ge) 非常神奇、夢幻,讓人充滿向往的地方。這裏的世界多數時候是靜悄悄的,孩子們(men) 被自然的興(xing) 趣牽引,與(yu) 書(shu) 架中的某一個(ge) 人物、某一種經驗偶遇,由此展開了一段心靈交匯、精神互通的曆程。

  當然,除了這種自由的、緘默的沉浸式閱讀帶來的益處,今天的圖書(shu) 館,還扮演著很多不同的“角色”,帶給了孩子們(men) 別樣的成長:它有時候是活動園,有時候是博物館,有時候是大講堂……一切神奇的形式,一切寬廣的內(nei) 容,都可以在這裏遇見。孩子們(men) 在這裏交流、協作、沉思、洞見,為(wei) 興(xing) 趣的生發、未來的創造積蘊著無限可能。

  這樣的圖書(shu) 館,於(yu) 孩子們(men) 來說,是如何可觸摸、可見、可感的呢?作為(wei) 教師的我們(men) ,可以怎樣設計和導引,為(wei) 他們(men) 的靈魂成長搭建橋梁?

  北大附小通過“學校圖書(shu) 館”和“班級圖書(shu) 館”兩(liang) 個(ge) 渠道發力,把校園閱讀的“奏鳴曲”變成孩子們(men) 快樂(le) 閱讀、持續閱讀的“交響樂(le) ”。

  2021年11月22日,北大附小開啟了一項行動,名為(wei) “點亮圖書(shu) 館”,就是通過遊戲闖關(guan) 的形式係列開展五大挑戰任務:獲取圖書(shu) 館的信息,使用圖書(shu) 館的資源,參與(yu) 圖書(shu) 館的活動,協助圖書(shu) 館的建設,開展圖書(shu) 館的研究。活動期間,孩子們(men) 通過記錄探索圖書(shu) 館的過程,繪製自己和圖書(shu) 館的故事,與(yu) 圖書(shu) 館合影,點亮圖書(shu) 館展板,完成以上五種不同學習(xi) 任務,獲得五色“能量卡片”。三周時間下來,圖書(shu) 館一共吸納了來自64個(ge) 班級的1000多名同學參與(yu) ,完成了800多份圖書(shu) 館成長手冊(ce) ,開展了至少4000次圖書(shu) 館探索行動。孩子們(men) 一步一步地在遊戲中熟悉圖書(shu) 館,和圖書(shu) 館成為(wei) “好朋友”。

  北大附小的班級圖書(shu) 館也別具一格,帶著北大文化的烙印。在四(8)班的班級“微型圖書(shu) 館”建設中,孩子們(men) 首先自願結成小組,確定微型書(shu) 架主題;之後,他們(men) 和爸爸媽媽一起為(wei) 該主題尋找一本最有價(jia) 值的圖書(shu) 。最後小組匯集推薦的圖書(shu) ,並一起設計圖書(shu) 推介海報。在推介分享會(hui) 中,四(8)班的少先隊員推薦了紅色書(shu) 籍,介紹了北大圖書(shu) 館與(yu) 李大釗、毛澤東(dong) 的故事。他們(men) 引用北大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陳培永教授的話:北大是馬克思主義(yi) 在中國的發源地。北大附小的孩子們(men) 傳(chuan) 承北大紅色基因,就要多讀書(shu) ,有思想,靠讀書(shu) 獲取思想,用思想擁抱未來。

  孩子們(men) 受益於(yu) 學校圖書(shu) 館、班級圖書(shu) 館的滋養(yang) ,把在這裏領悟到的思想和價(jia) 值用自己的方式傳(chuan) 遞給他人。在“鄉(xiang) 村書(shu) 屋建設”中,有位小朋友認真地說:“我建議鄉(xiang) 村書(shu) 屋開展捐書(shu) 活動。鄉(xiang) 村書(shu) 屋還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成立閱讀社或讀書(shu) 小組,開展猜書(shu) 謎和朗誦會(hui) 等活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yu) 活動的策劃、組織與(yu) 協調工作。”孩子們(men) 的建言也許稚嫩,但那是由閱讀、由圖書(shu) 館點燃起來的成長之光、希望之光。

  一個(ge) 人在最好的年齡,遇見什麽(me) 樣的書(shu) 、什麽(me) 樣的人、到過什麽(me) 樣的地方,都會(hui) 進入生命深處,化為(wei) 永遠的精神財富。學校圖書(shu) 館、班級圖書(shu) 館也因此成為(wei) 孩子永遠依戀的精神之鄉(xiang) 。為(wei) 了這樣的精神之鄉(xiang) ,老師們(men) 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希望以學生閱讀的“小切口”,寫(xie) 好素質教育的“大文章”。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