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多元解紛合力 讓百姓更舒心
【一線講述】
匯聚多元解紛合力 讓百姓更舒心
講述人:安徽省桐城市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速裁團隊負責人 吳問銀
作為(wei) 土生土長的桐城人,六尺巷的傳(chuan) 說我從(cong) 小就很熟悉。成為(wei) 一名法官之後,我感到,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智慧,與(yu) 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的追求是一致的。
作為(wei) 法官,如何讓每一起矛盾糾紛的處置都達到法律效果與(yu) 社會(hui) 效果的統一,是我一直思索的問題,也是我追求的目標。去年3月,一支10餘(yu) 人的速裁團隊進駐桐城市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由我擔任團隊負責人。一年多來,團隊受理各類案件約3000件,結案率達100%,調解撤訴率達80%以上。我個(ge) 人辦結各類案件超過1000件,調解撤訴率也達到了86%以上,所辦結案件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較好,無信訪和矛盾激化案件。
身處調處化解中心這個(ge) 群眾(zhong) 矛盾糾紛的“大超市”,我們(men) 在辦理案件中創新實行了“加減乘除”法。加,增加“特邀調解員”隊伍,增加訴前調案件立案率,增加訴前調案件調解率;減,減少民初類案件基數,減少案件流轉周期,減少案件審結時間,速裁團隊平均審結日期不超過14日;乘,多辦案、快辦案,平均每個(ge) 工作日結案三至四件,同時將端口前移,力爭(zheng) 把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除,力爭(zheng) 避免發生信訪案件,中心成立以來實現零信訪,還有眾(zhong) 多當事人送來錦旗。
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努力擴大多元解紛“朋友圈”,變法院“獨角戲”為(wei) “大合唱”,創新“法院+N”工作機製,匯聚多元解紛合力,初步構建了“法院+商會(hui) ”“法院+婦聯”等機製,不斷優(you) 化營商環境,加大對婦女、兒(er) 童和農(nong) 民工等弱勢群體(ti) 的保護力度,把人民調解、行業(ye) 調解、專(zhuan) 業(ye) 調解、司法調解等有機融合在一起,在全市範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調解機製,融入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的文化內(nei) 涵。
盡管中心月均收案二百多件,人均日結案達三至四件,是法院其他民事法官工作量的數倍,但每當看到群眾(zhong) 因矛盾快速化解後而舒展開的眉頭,我們(men) 心裏也跟著高興(xing) 。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作為(wei) 法律工作者,我們(men) 肩負著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的神聖職責,今後我和團隊將更加兢兢業(ye) 業(ye) ,以時不我待的奮鬥者姿態,當好“六尺巷工作法”的踐行者、傳(chuan) 播者,決(jue) 不辜負錦旗上“秉公執法、廉明高效”這八個(ge) 大字!
(光明日報記者常河、丁一鳴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