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充分發揮企業在質量強國建設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3-05-10 09:56:00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餘(yu) 明陽(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ye) 發展研究院院長)

  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質量強國建設過程中,無論是產(chan) 品創新、服務升級還是工程建設,企業(ye) 一頭連接著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直接體(ti) 驗感受,一頭關(guan) 係國家質量建設的底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體(ti) 。要發揮企業(ye) 在質量強國建設中的主體(ti) 作用,必須立足於(yu) 以下三個(ge) 方麵。

  將質量意識變成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全麵提升,經濟活力、企業(ye) 創造力、基礎製造能力得以充分釋放,由供不應求的短缺經濟逐步走向商品高度豐(feng) 富的買(mai) 方市場,產(chan) 品多樣性、競爭(zheng) 白熱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質量成為(wei) 企業(ye) 生存、發展的核心因素,換言之,唯有質量上乘、性價(jia) 比優(you) 越、技術領先、服務優(you) 質、品牌強勢的企業(ye) 才有立足之地。

  《綱要》強調“企業(ye) 主責”,即企業(ye) 必須擔負起質量強國建設的主體(ti) 責任。也就是說,加強質量建設不是企業(ye) 為(wei) 了完成考核、實現達標的外在要求,而是企業(ye) 立足市場、駕馭競爭(zheng) 的內(nei) 在需求。唯有將質量意識變成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才能催生可持續的發展,才能擔負起主體(ti) 責任。

  因此,一方麵應加強企業(ye) 全員質量意識。企業(ye) 管理層需在思想上、理念上高度重視,牢牢繃緊質量之弦,加強全員質量教育與(yu) 培訓,使保證質量成為(wei) 全體(ti) 人員共同的行為(wei) 習(xi) 慣,形成上下一心共抓質量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麵,抓好製度建設這一根本保障。將思想理念外化為(wei) 具體(ti) 的製度,做到標準明確、流程清晰、職責到崗、監督到位,實時監控質量水準,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快速啟動響應機製,有效化解潛在危機。

  把質量管理融入全程運營鏈路。企業(ye) 質量建設是一個(ge) 係統工程,涉及企業(ye) 運營的所有環節,必須實現運營流程和運營要素的全覆蓋。需加強標準製定與(yu) 製度建設、原輔材料選擇與(yu) 生產(chan) 環節把控、品控監督把關(guan) 與(yu) 庫存物流管理、售前使用指導與(yu) 售後服務到位、品牌宣傳(chuan) 規範與(yu) 廣告傳(chuan) 播合規,以及人力素質提升與(yu) 企業(ye) 文化優(you) 化。任何一個(ge) 環節或要素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質量,損害企業(ye) 立身之本。

  因此,企業(ye) 必須苦練內(nei) 功,狠抓管理。一是強化企業(ye) 流程管理。建立從(cong) 生產(chan) 、品控出廠、物流終端到售後服務的質量監督。無論哪一個(ge) 流程,最終都是靠一個(ge) 個(ge) 具體(ti) 的人來完成的,如果人員素質能力難以擔當,製度規範有可能流於(yu) 形式。因此,必須努力打造企業(ye) 質量文化,使之貫穿企業(ye) 發展的全過程。二是采取有效的質量保障手段。隨著設備智能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大數據、信息化、雲(yun) 計算等先進的品控技術被廣泛使用,相比人員的主觀誤差,智慧化管理更加精準、客觀、標準統一、反饋及時,成為(wei) 實現質量保障的重要支持。

  工業(ye) 化大生產(chan) 強調的是係統性,失之毫厘、差之千裏,作為(wei) 係統工程的質量,必須有全程運營鏈路的質量管理,才有最終成果的保障。

  運用科技文化賦能質量提升。今天的質量觀,已經不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物美價(jia) 廉、經久耐用等表麵指標,而更看重科技領先、文化賦能、品牌強大、體(ti) 驗優(you) 越等內(nei) 在指標。

  我們(men) 通常把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分為(wei) 三個(ge) 方麵:一是以製造能力為(wei) 標誌的“硬實力”,二是以科技能力為(wei) 標誌的“銳實力”,三是以文化能力為(wei) 標誌的“軟實力”。我國是全球製造業(ye) 體(ti) 係最完整的國家,是全球唯一覆蓋製造業(ye) 所有大類和全部小類的國家,企業(ye) “硬實力”無可置疑。但在科技“銳實力”上,我們(men) 尚有不少“卡脖子”的軟肋,需充分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加快技術創新,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廣大企業(ye) 尤其是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應在不斷提升研發、生產(chan) 、經營全過程質量的基礎上,在各自細分領域全力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努力“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爭(zheng) 取在科技突破上有所建樹,提升產(chan) 品的科技競爭(zheng) 力,也為(wei) 國家整體(ti) “銳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同時,文化“軟實力”也是企業(ye) 質量建設的重中之重。品牌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誌,但當前我們(men) 的全球強勢品牌數量還比較少,與(yu) 我們(men) 的經濟實力、經濟地位很不相稱。應繼續加大力度實施企業(ye) 質量品牌戰略,將科技創新引領、文化加持賦能與(yu) 品牌建設相融合,提升品牌建設“軟實力”,努力培育中國精品。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