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普惠養老:住得起也要住得好

發布時間:2023-06-05 10:2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普惠養(yang) 老:住得起也要住得好

  講述人:中國健康養(yang) 老集團有限公司武漢楠山月湖惠養(yang) 老院院長 李勳

  我曾在一家全國性連鎖養(yang) 老機構工作,那裏收費高,普通人很難承擔。後來,我就職於(yu) 一家職工醫院,這裏正在摸索企業(ye) 改製後的發展方向。在上級公司支持下,醫院決(jue) 定辦一家普惠養(yang) 老機構,讓老人既能“住得起”,又能“住得好”。

  理想很美滿,現實卻很“骨感”。起初,經營壓力是最大的“攔路虎”。為(wei) 了跨過這道坎兒(er) ,我們(men) 想了很多辦法,政府也給了不少幫助,終於(yu) 問題得以解決(jue) 。

  比如,床位不夠怎麽(me) 辦?建院之前,這裏共有99張床位,但利用率不高,很多都閑置。我們(men) 決(jue) 定改良這些“老古董”。經過一係列適老化改造,空床位同時具備了普通床位和醫療護理的功能,推出後廣受歡迎。

  老年人大都有基礎性疾病,常常要看病拿藥,在醫院、住所間來回奔波,身體(ti) 很難吃得消。於(yu) 是,我們(men) 提供了一些簡單的醫療服務,免去了老人的後顧之憂。

  平時,我會(hui) 跟院裏的老人聊聊天。一次聊天中,得知院裏一位居民退休前是教師,書(shu) 法特別好,經常自發地教街坊們(men) 寫(xie) 毛筆字。我和同事商量:何不充分開發老人的潛力,讓他們(men) 也有所為(wei) ?於(yu) 是,我們(men) 引導老人建立了相應的自治組織,開展一些特色活動,以主人翁心態為(wei) 養(yang) 老院出謀劃策。

  此外,我們(men) 還會(hui) 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和文藝匯演,讓老人感受溫暖與(yu) 美好。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豐(feng) 瑤、張川惠子)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