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山水間 人在畫中遊
夏日的陽光灑下,覆蓋著茂密樹木的山巒上明暗交替,空氣中彌漫著花草的馥鬱清香。山西太原西山地區已成為(wei) 遊人們(men) 遠離城市喧囂、享受清新自然的休閑勝地。
西山地處太原市山、水、城共融地帶,轄區內(nei) 民俗遺存眾(zhong) 多,分布有晉祠、天龍山等文物保護單位60餘(yu) 處,曆史文化名鎮村兩(liang) 處,傳(chuan) 統村落3處,自古就有“水上西山如掛屏,鬱鬱蒼蒼三十裏”的美譽。
然而,西山地區曾是太原市重化工基地的核心區域。峰值時,曾有采煤、洗煤、焦化、水泥等汙染企業(ye) 2700餘(yu) 家,形成100多平方公裏的采煤沉陷區,約10平方公裏的山體(ti) 破壞麵蠶食著綠色,隻留下布滿瘡疤的荒山。
一場持續十餘(yu) 年的修複之路就此展開。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司承載+園區打造”,目前,西山已建設18個(ge) 城郊森林公園,累計完成造林綠化20餘(yu) 萬(wan) 畝(mu) ,治理破壞麵1萬(wan) 餘(yu) 畝(mu) ,林木覆蓋率由不足20%上升到80%左右。在礦山生態修複方麵形成的“西山模式”,在波蘭(lan)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大會(hui) 、2021年可持續發展論壇等平台向國際分享,並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荒山披綠
2011年,太原市出台《關(guan) 於(yu) 促進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鼓勵社會(hui) 各界投資西山生態建設,太鋼集團、太原煤氣化公司、晉峰供熱、億(yi) 量投資等企業(ye) 積極投身西山生態治理修複。
山西晉峰供熱公司的負責人張俊平,是最早一批投身西山荒山治理的企業(ye) 家,他所在的公司投資修複和承建玉泉山城郊森林公園。張俊平回憶說:“在荒山上植樹成活率很低,有的要種三四遍甚至六七遍才能達到綠化標準。由於(yu) 山體(ti) 破壞嚴(yan) 重,難以使用大型機械,隻能人工作業(ye) ,把一筐筐土、一棵棵樹苗背上山。十幾年我們(men) 投入近12億(yi) 元,每年有1000多人在山上工作,栽種樹木600多萬(wan) 棵,修路超100公裏,鋪設引水管道430公裏。”
昔日荒山禿嶺,如今已成山林花海,玉泉山千畝(mu) 櫻花園作為(wei) 華北地區最大的櫻花園,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賞。“不止玉泉山公園,西山示範區的其餘(yu) 17個(ge) 公園無不是變荒山為(wei) 綠地,各具特色。”西山示範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陳俊峰告訴記者。
同樣位於(yu) 西山地區的萬(wan) 畝(mu) 生態園,如今枝繁葉茂,遊人怡然漫步於(yu) 林間小路。2006年之前,這裏生態破壞嚴(yan) 重,地質災害頻發。2006年,西山萬(wan) 畝(mu) 生態園建設工程啟動,兩(liang) 年時間先後投入5000多萬(wan) 元,清除煤場、填埋垃圾,再造可用地,建梯田築魚鱗坑,平整窪地,種植景觀樹、經濟林。昔日的垃圾山,變成了如今的生態園。6000平方米的景觀湖、300平方米的水榭映水潭、100平方米的香水泉碧波蕩漾,添靈毓秀;登臨(lin) 直通山峰頂端的啟春閣,園內(nei) 鳥鳴啾啾,是欣賞日出及鳥瞰太原的絕佳觀景平台。
西山長風城郊公園是一座建在粉煤灰堆上的公園,草坪、樹木生長在一米多厚的黃土上,其下便是原太原第一熱電廠排放14年的粉煤灰池。山西億(yi) 量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傅曉慶介紹:“在治理長風城郊公園的過程中,我們(men) 共清運垃圾120餘(yu) 萬(wan) 方,整治荒山荒坡和恢複治理破壞麵1783畝(mu) ,並根據不同地形和區域,結合園區整體(ti) 規劃,采取喬(qiao) 、灌、藤、草立體(ti) 綠化,打造特色景觀。截至目前,已新植各類喬(qiao) 灌木75種109.1萬(wan) 株,共完成綠化麵積4500餘(yu) 畝(mu) ,實現了‘多角度、多層次、多色彩’的綠化效果。”高山出平湖,碧水悅龍城。如今,這裏的粉煤灰池已變成了8個(ge) 景觀湖,吸引了山雞、野鴨、多種候鳥等,實現了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完成了從(cong) 生態脆弱區向生態良好區的轉變和跨越。
林海生金
從(cong) 高空俯瞰,綠意盈盈的大地上散落著三顆“露珠”,這三個(ge) 圓弧穹頂溫室場館便是太原植物園的標誌性建築。
2020年12月31日正式開園的太原植物園,目前已成為(wei) 太原市的一座新地標。這裏曾經是太原市的一大汙染帶,有儲(chu) 煤廠1家、洗煤廠3家、各類高耗能企業(ye) 144家。經過3年多的建設治理,這裏不僅(jin) 清理了全部汙染企業(ye) ,還治理了95.7萬(wan) 平方米的破損山體(ti) ,梳理了133萬(wan) 平方米坍塌地形,改造了42萬(wan) 平方米煤坑、沙坑。
如今,太原植物園已成為(wei) 西山示範區的又一處網紅打卡點。三個(ge) 半球單體(ti) 溫室造型頗具科技感,園內(nei) 集合了以太行山、呂梁山特色植物為(wei) 主的溫帶地區植物共計5420餘(yu) 種,還有南方紅豆杉、山白樹、翅果油等83種山西省珍稀瀕危植物。“我們(men) 希望市民在鋼筋水泥之外,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太原植物園副園長陳陸琴說。
2023年“五一”假期,太原植物園共接待市民、遊客16.1萬(wan) 人次。
行走於(yu) 西山各大城郊森林公園,隨處可見蔥鬱樹木、芳香花海。陳俊峰介紹:“西山示範區近年來減排二氧化碳近百萬(wan) 噸,汙染排放量減少一半以上,成為(wei) 城市‘綠肺’‘森林氧吧’。城郊森林公園建設給轄區100多個(ge) 村莊帶來了近萬(wan) 個(ge) 就業(ye) 機會(hui) ,實現了惠民富民,成為(wei) 市民遊客的網紅打卡地和旅遊目的地,經濟效益日益顯現。”
西山示範區進行生態修複的過程中,不斷強化項目支撐,在推動謀劃簽約、落地建設、投產(chan) 達效上同時發力。今年以來,西山示範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參加招商引資活動共簽約9個(ge) 項目,計劃總投資102.6億(yi) 元。
下一步,太原西山示範區將以打造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示範區國際山地旅遊度假目的地、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為(wei) 抓手,奮力打造太忻一體(ti) 化經濟區文旅產(chan) 業(ye) 主引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