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遼上京遺址考古取得新突破

發布時間:2023-06-14 09:4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13日電(記者賈立君)日前,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舉(ju) 行的首屆遼上京文化論壇上,專(zhuan) 家介紹,遼上京遺址考古取得係列新突破。

  遼上京考古隊隊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董新林說,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內(nei) 蒙古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遼上京考古隊,從(cong) 2011年起通過考古調查、鑽探和發掘,首次確認了遼上京宮城的位置和規模。宮城位於(yu) 皇城中部偏東(dong) ,平麵呈近方形,東(dong) 、南、西各辟有一門,目前未發現北門。通過對宮城四麵牆體(ti) 的局部試掘和解剖,初步掌握了宮城城牆的營建做法、形製結構及其年代。

  同時,首次發現並確認了皇城東(dong) 門、宮城東(dong) 門、宮城內(nei) 一組東(dong) 向的大型建築院落,及貫穿其間的東(dong) 西向道路遺址,呈東(dong) 西向軸線布局。皇城東(dong) 門和宮城東(dong) 門均為(wei) 一門三道格局,皇城西門和宮城西門、宮城南門均為(wei) 單門道,宮城東(dong) 門外大街的寬度至少是南門外大街的2倍。這些新發現從(cong) 考古學上證明遼上京城曾存在東(dong) 向為(wei) 尊的情況,推進了對遼上京城址平麵布局和規劃理念的研究。

  考古隊還了解到,城門主要分為(wei) 以皇城東(dong) 門、西門為(wei) 代表的過梁式城門和以宮城東(dong) 門為(wei) 代表的殿堂式城門兩(liang) 種。進一步對多種類型遺址的發掘,獲得了研究遼代建築的形式、技術及其源流發展等難得的考古資料。

  特別是,考古隊根據出土遺跡和遺物,確認了西山坡是一處遼代始建的佛家寺院遺址,位置重要、規模龐大,是當時遼上京城標誌性的建築之一。位於(yu) 中央的大型塔基,出土大量精美寫(xie) 實的泥塑佛教造像,引起國內(nei) 外多學科學者的廣泛關(guan) 注。這對重新認識遼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將產(chan) 生非常重要的影響。

  “重要遺物編年斷代,也有新突破。”董新林說,遼上京遺址包含遼朝、金朝和元朝早期不同時段,是屬於(yu) 古古疊壓的大遺址。以往學者很難分清遼朝和金朝的瓦當。考古隊通過勘探和發掘,較全麵地了解到皇城內(nei) 原始的地形地貌和地層堆積情況,獲得一係列地層關(guan) 係清晰明確的瓦當和瓷器等重要遺物,可初步建立一些遺物的年代序列,為(wei) 推定遺址時代建立基礎,有效推進對遼上京城址營建、發展、廢棄等曆史演變過程的認識。

  遼上京遺址位於(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dong) 鎮南,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公元907年至1125年),先後建有5京,遼上京是遼朝營建最早、使用時間最長、最重要的首都。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