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好兒童零食家長責任大
市場上的零食種類五花八門,但一些好吃的零食未必健康。為(wei) 了解兒(er) 童零食消費現狀和家長在選購零食時存在的知識盲區,為(wei) 孩子們(men) 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今年5月,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hui) 、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hui) 聯合開展了成渝雙城經濟圈兒(er) 童預包裝零食消費調查。5月31日,兩(liang) 地消委會(hui) 聯合發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三成家長表示每周為(wei) 孩子零食花費上百元;家長和孩子選購零食差異大,家長注重生產(chan) 日期、配料及營養(yang) ,兒(er) 童關(guan) 注味道;家長對反式脂肪酸、營養(yang) 成分表、無糖飲料、牛奶分類等認知模糊,容易陷入消費選擇誤區。兩(liang) 地消委會(hui) 建議,家長應補齊膳食營養(yang) 知識短板,引導孩子科學膳食。
近三成家長每周為(wei) 孩子零食花費上百元
預包裝零食指預先定量包裝以及預先定量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零食。此次調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網絡問卷調查針對川渝兩(liang) 地3—14歲的兒(er) 童家長開展,收回有效問卷6460份;實地麵訪調查針對川渝部分地區的6—14歲兒(er) 童開展,收回有效問卷594份。
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周吃零食次數在三次及以上。其中,22.09%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每天都吃零食,僅(jin) 2%的受訪家長表示孩子幾乎不吃零食。
在零食開銷方麵,近三成家長表示每周為(wei) 孩子零食花費上百元。15.15%的家長每周支出101至200元,7.06%的家長支出201至300元,4.2%的家長支出300元以上。
家長和孩子選購零食差異大,兒(er) 童偏愛高油高糖食品。在選購零食種類方麵,受訪家長主要選擇奶及奶製品、糕點類零食,占比均超過五成,其次是炒貨及堅果類、肉幹魚幹類零售,分別占比33.91%和29.35%。但受訪兒(er) 童主要會(hui) 選購“飲料/冷飲類”“糖果/果凍/布丁類”以及“膨化食品類”,占比分別為(wei) 48.99%、41.74%及39.9%。
家長注重生產(chan) 日期、配料及營養(yang) ,兒(er) 童關(guan) 注味道。零食的生產(chan) 日期和保質期最受家長關(guan) 注,占比70.5%,其次是營養(yang) 成分表和配料表,占比均超過四成。
但對兒(er) 童進行麵訪調查時發現,60.44%的兒(er) 童最關(guan) 心零食本身是否好吃,隻有14.48%的受訪兒(er) 童會(hui) 關(guan) 注零食配料和營養(yang) 成分。
校門口小賣部成兒(er) 童購買(mai) 零食的主要場所,購買(mai) 習(xi) 慣易受家長和老師影響。52.19%的受訪兒(er) 童表示會(hui) 在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購買(mai) 零食,其次選擇大型超市、連鎖便利店、零食專(zhuan) 賣店。
36.70%的受訪兒(er) 童表示最可能讓自己改變零食購買(mai) 習(xi) 慣的是“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其次是“學校/老師”。有13.30%的受訪兒(er) 童表示不會(hui) 改變購買(mai) 習(xi) 慣。
超八成受訪家長對“無糖飲料”理解有誤
本次調查專(zhuan) 門設置了健康膳食知識類問題,調查結果反映出家長對反式脂肪酸、營養(yang) 成分表、無糖飲料、牛奶分類等認知模糊,容易陷入消費選擇誤區。
關(guan) 於(yu) 配料表的認知調查發現,雖然近七成的受訪家長知道孩子長期食用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危害健康,但僅(jin) 有17.14%的家長能準確判斷反式脂肪酸的種類。近五成受訪家長錯誤認為(wei) “如果含有,配料表會(hui) 明確標識‘反式脂肪酸’”,但實際上,反式脂肪酸的“馬甲”很多,如氫化油、植脂末、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奶精等都是反式脂肪酸。
關(guan) 於(yu) 營養(yang) 成分表的認知調查發現,能做出完全正確判斷的受訪家長不足三成。雖然超過七成的受訪家長知道“根據國標要求,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必須在營養(yang) 成分中標注”,但僅(jin) 有26.61%的受訪家長知道“營養(yang) 成分表中鈉含量越少越好”。超過三成的受訪家長錯誤地認為(wei) “營養(yang) 成分表中蛋白質含量越少越好”“營養(yang) 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越好”。
飲料深受兒(er) 童青睞,不少家長為(wei) 了孩子健康會(hui) 選擇無糖飲料。但調查發現,超八成的受訪家長對“無糖飲料”的理解有誤。其中,52.16%的受訪家長認為(wei) “無糖飲料是指不含廣義(yi) 的糖,即碳水化合物的飲料”,有15.6%的家長認為(wei) “無糖飲料不含任何糖,可以放心大量飲用”。但事實上,“無糖飲料”是指不含蔗糖,即澱粉水解的糖類,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市場上標注“無糖飲料”的產(chan) 品,可能含有各種代糖。
牛奶是兒(er) 童重要的營養(yang) 來源。此次調查發現,雖然有近六成的受訪家長經常給孩子選購奶及奶製品作為(wei) 零食,但僅(jin) 有5.03%的受訪家長能準確分辨滅菌乳、調製乳和配製型乳飲料的區別。
消委會(hui) 建議:積極引導孩子科學膳食
家長補齊膳食營養(yang) 知識短板,引導孩子科學膳食。兒(er) 童時期的均衡營養(yang) 膳食將為(wei) 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兩(liang) 地消委會(hui) 建議家長應當主動多途徑、多方式獲取科學膳食知識,培養(yang) 孩子良好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xi) 慣,幫助孩子戒除不健康的零食消費,建立優(you) 良飲食結構。
學校加強健康膳食教育,引導孩子正確選擇。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的受訪兒(er) 童會(hui) 因為(wei) 老師和家長改變自己的零食購買(mai) 習(xi) 慣,可見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消委會(hui) 建議幼兒(er) 園、學校應定期開展專(zhuan) 題知識教育活動,或是配備營養(yang) 指導員,根據學生年齡和生長發育特點,向學生普及食源性疾病預防和平衡膳食的知識,倡導學生餐食減油、減鹽、減糖,選擇健康零食。
加大零食銷售場所監管,護航孩子健康成長。調查顯示,52.19%的受訪兒(er) 童會(hui) 在學校周邊的小賣部購買(mai) 零食。消委會(hui) 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定期對校園周邊小賣部、小超市、奶茶店等食品經營場所開展專(zhuan) 項檢查行動,杜絕銷售過期、變質、偽(wei) 劣和“三無”食品行為(wei) 。校園周邊經營者應主動承擔起未成年人保護責任,拒絕向未成年人售賣煙酒及高鹽、高糖、高脂食品等,共同為(wei) 孩子營造安全健康消費環境。(記者 劉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