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空間正成為網絡文藝新的傳播場景
作者:趙麗(li) 瑾(西北師範大學傳(chuan) 媒學院教授)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網絡視聽平台正陸續與(yu) 汽車品牌合作,推動車內(nei) 移動影院場景落地,將娛樂(le) 生活延伸至出行空間。比如,有的網絡視聽平台發布適配於(yu) 車載端的App,與(yu) 車企品牌達成合作,在車載應用商店提供下載服務。有的視頻平台與(yu) 車企品牌共同探索車載屏視頻娛樂(le) 服務,通過車載客戶端,用戶可以暢享平台推送的視聽內(nei) 容。這表明,車載空間正在成為(wei) 網絡文藝新的傳(chuan) 播場景。視頻娛樂(le) “上車”,可以看作是場景時代網絡文藝的一次進擊。
1.安全駕駛是視頻“上車”的前提
《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為(wei) 10.67億(yi) ,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31億(yi) ,已占網民整體(ti) 的96.5%。在競爭(zheng) 格局改善的同時,視頻平台麵臨(lin) 付費用戶數量增長、紅利漸弱問題。因此,時刻把握新增長點,在保障現有會(hui) 員權益的基礎上,圍繞熱播和精品視頻內(nei) 容,推出更豐(feng) 富的付費項目,尋找新流量入口,成為(wei) 視頻行業(ye) 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中,探索更多內(nei) 容分發場景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傳(chuan) 播之道。除手機端之外,視頻平台早已開始布局電視大屏、智能家居屏、VR屏等,以搶占更多端口,而車載屏是視頻平台近年進擊的新場景。
車載屏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一到多的變化,是車載娛樂(le) 不斷發展的一個(ge) 縮影。早期車載娛樂(le) 主要使用車載收音機、唱片機、磁帶機、CD等播放廣播節目和音樂(le) 。進入數字化時代,用數據線、藍牙連接可以在車內(nei) 播放MP3、MP4、ipods存儲(chu) 的音頻。後來,廣為(wei) 普及的智能手機占據了車載娛樂(le) 的中心位置。盡管20世紀80年代就出現了車內(nei) 第一塊屏幕,但音頻一直是車載娛樂(le) 的主要形式。近年來,智能技術強勢賦能汽車製造,出現網聯化、智能化座艙取代機械式和電子化傳(chuan) 統座艙的趨勢,汽車芯片、人機交互、汽車係統軟硬件技術水平快速迭代,座艙整體(ti) 布局有了革新和變化,液晶中控大屏、多屏逐漸成為(wei) 標配。各類娛樂(le) 應用搭載車機係統,通過網聯化實時在線,應用平台的內(nei) 容生態服務能夠實時進行雲(yun) 端連接,智能座艙打開了視頻平台“上車”的通道。
據調查,在國內(nei) 消費者購車的關(guan) 鍵因素中,座艙智能科技水平僅(jin) 次於(yu) 安全配置,其中25歲至35歲的用戶尤為(wei) 關(guan) 注。新一代汽車用戶不少是新能源車、智能車時代的原生用戶,普遍高度依賴數字生活,偏好遊戲、直播、影音娛樂(le) ,對車載視頻有強烈期待。
未來的智能座艙可以通過語音交互、機器視覺等多模態交互方案實現車內(nei) 感知,進而與(yu) 智能自動駕駛相互協同融合,車載空間將有望成為(wei) 繼居住空間、工作場所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間”。汽車早已不是單一的交通工具,車載場景也被賦予更加多元的屬性。有調查預測,到2025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將達到1030億(yi) 元,其中車載信息娛樂(le) 係統市場規模占比將近一半。麵對這樣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的市場,視頻平台展開布局。智能座艙的發展趨勢給視頻平台帶來市場機會(hui) 和增長空間。網絡視頻平台“上車”,是場景傳(chuan) 播時代用戶娛樂(le) 訴求和智能技術合力推動下,網絡文藝發展的順勢所為(wei) 。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視頻平台“上車”的安全問題備受關(guan) 注。早期車載娛樂(le) 收音機出現時,因安全性質遭到法律限製,後來通過安裝按鍵、預設電台、在儀(yi) 表盤增加集成控製麵板等措施提高安全係數,保留了車載收音機。“道路千萬(wan) 條,安全第一條。”毫無疑問,安全行駛是前提,目前的車載視頻娛樂(le) ,主要針對停車娛樂(le) 或後排用戶。未來隻有相關(guan) 技術完善齊備,視頻娛樂(le) 內(nei) 容才能規模化“上車”,否則都是空談。
2.內(nei) 容“上新”適配車載場景
視頻平台“上車”,表明網絡文藝拿捏了場景時代傳(chuan) 播的節奏。技術創造新的媒介和傳(chuan) 播方式,場景時代每一個(ge) 人、每一種產(chan) 業(ye) 都深受影響,場景服務、場景分享成為(wei) 新的社會(hui) 連接方式,也深刻影響文藝的內(nei) 容生產(chan) 和傳(chuan) 播形式。但車載視頻娛樂(le) 要真正落地,並非將視頻應用從(cong) 手機端搬運到車載端那麽(me) 簡單。車載端應用要在內(nei) 容定製、界麵設計、安全考量等方麵適配車載場景,並配合座艙硬件設施升級,車載視頻娛樂(le) 才可能越過技術設想階段,車載場景對於(yu) 網絡文藝的發展才具有實質意義(yi) 。
借助車載場景,網絡視頻可以持續挖掘存量用戶價(jia) 值。今年年初電視劇《三體(ti) 》全網首播時,也可以在某品牌汽車車載端同步追劇。劇集因觀看群體(ti) 體(ti) 量大,能夠帶來更多用戶停留時間,更強付費觀看動力,是各視頻平台的流量擔當;另一方麵,近年網絡劇集的質量有明顯改善,其中不乏精品力作,因此也就成了視頻平台“上車”的內(nei) 容擔當。一上車首先按下車載視頻娛樂(le) 的播放鍵開始追劇,也從(cong) 一方麵說明,盡管場景不同,但用戶對文藝內(nei) 容的質量訴求不變。
屏幕小,是車載視頻娛樂(le) 難以落地的主要原因。如今小屏正在“大變身”,從(cong) 2.7英寸、6.5英寸、8英寸,到12英寸、17英寸甚至48英寸;從(cong) 單色屏到液晶屏,從(cong) 直屏到曲麵屏,從(cong) 單屏到雙聯屏再到多聯屏,甚至出現超大長條帶魚屏、懸浮巨幕顯示屏;分辨率也從(cong) 720P向4K或8K躍升……未來,汽車座艙內(nei) 的屏幕會(hui) 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為(wei) 區別主副駕駛、前後排的使用特點和要求,以及不同車型與(yu) 座艙中屏幕尺寸、位置、應用程序等特點,屏幕數量可能越來越多。車載屏的變革趨勢,體(ti) 現了車載場景駕乘區分、家庭共享、車內(nei) 社交等娛樂(le) 需求。
車載屏觸控、語音或遙控等多種交互模式的開發,正在完善車載屏交互性能。屏幕界麵設計減少了功能層級,主副駕側(ce) 的菜單顯示方式有所區別,語音交互提高準確性等,也更符合駕乘安全的需要。市場數據顯示,車載屏已成為(wei) 新增量市場,預計2026年全球出貨量將達2.53億(yi) 塊。新一代車載屏就位後,車載視頻娛樂(le) 一觸即發。
汽車座艙天然具備提供影院級體(ti) 驗的環境。大屏顯然能更好地展示故事內(nei) 容,但這些內(nei) 容以什麽(me) 樣的體(ti) 驗落地車載場景?車載屏與(yu) 電影銀幕、電視熒屏和手機屏的觀看有什麽(me) 不同?車載場景對網絡文藝的形式和內(nei) 容創新有沒有新的啟發?目前,不少視頻平台著力在聲音層麵提升車內(nei) 觀影體(ti) 驗的優(you) 勢。很多智能汽車的音響係統已經可以支持5.1聲道,一輛車甚至可以置入20個(ge) 以上的揚聲器。頂配則可能搭載7.1聲道沉浸聲音響係統和杜比全景聲技術。與(yu) 傳(chuan) 統2.0聲道不同,5.1擁有六個(ge) 不同方位的聲道,可以分別負責對白、環境音等不同聲音信息表現,呈現更立體(ti) 、更有流動性的聲音內(nei) 容。車載長視頻在音效維度發力,製造沉浸式觀看體(ti) 驗。部分短視頻平台另辟蹊徑,通過AI文字轉語音的TTS技術將可視內(nei) 容音頻化。車載場景從(cong) 聽覺層麵打開了網絡文藝沉浸式體(ti) 驗的探索新局麵。
3.價(jia) 值“導航”始終不離線
車載娛樂(le) 打開了文藝審美和接受的新思路,文藝的價(jia) 值和功能也在發生變化。傳(chuan) 統文藝時代,人們(men) 在日常的瑣屑之外,通過與(yu) 文藝作品的對話、交流,能夠擺脫現實的利害束縛,體(ti) 悟超然的精神世界,這是文藝彌足珍貴的功能。數字時代的文藝創作,無論是記錄豐(feng) 富的物質景觀,還是表達人類心理世界的複雜情感,都被統一編碼,數字化“人工景觀”無處不在。數字技術和多媒介交互將人類各種感官的潛能激發出來,拓展了人類的中樞神經和身體(ti) 感官,也拓展了個(ge) 體(ti) 的心靈空間,進而改變了人們(men) 認識世界的方式。
觸覺被看作是皮膚、身體(ti) 的延伸,以及對現實領悟、理解的基礎,數字化虛擬現實空間讓觸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在未來高度發展的虛擬現實空間,觸覺可能取代視覺,成為(wei) 人類感知世界的首要方式。人類大量的認知活動將從(cong) 視覺轉向觸覺體(ti) 驗。車載娛樂(le) 主打體(ti) 驗感,嚐試交互、沉浸體(ti) 驗。因此網絡文藝“上車”既是當下場景傳(chuan) 播實踐,也是未來智能傳(chuan) 播的初體(ti) 驗。不過必須再度重申,任何存在安全威脅的車載娛樂(le) 都是與(yu) 初衷背道而馳的,都是不可接受的。
媒介作為(wei) 人類身體(ti) 和心理的延伸,助長了人們(men) 對技術的依賴,以及對技術消費的迷信。文藝娛樂(le) 產(chan) 品越來越追求極致的視聽體(ti) 驗和身體(ti) 愉悅,人們(men) 對文藝作品的審美和接受方式,從(cong) 對精神境界的體(ti) 悟轉向對身體(ti) 快感的體(ti) 驗,傳(chuan) 統文藝對個(ge) 體(ti) 自我成長、自我認知的啟發功能逐漸弱化。
因此,網絡文藝“上車”,在新賽道更要時刻打開價(jia) 值“導航”功能,在內(nei) 容和形式創新的探索中,不僅(jin) 要適配場景用戶的文藝需求,也要把準智能傳(chuan) 播時代文藝發展的方向。網絡文藝“上車”隻是創造了一個(ge) 新的傳(chuan) 播空間,多了一個(ge) 新渠道,網絡文藝的價(jia) 值追求不可因之而減損與(yu) 鬆懈。對思想的恪守,對精神的探尋,“內(nei) 容為(wei) 王、價(jia) 值至上”,這些基本理念必須貫徹始終,為(wei) 其健康發展“護航”“導航”。
(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算法驅動下網絡文藝的智能化創新和社會(hui) 影響研究”〔21BZW057〕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