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佳春:用心演繹新時代“春草”

發布時間:2023-07-04 10:14: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本報實習(xi) 記者 彭澳麗(li)

  日前,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東(dong) 廣州揭曉,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佳春以京劇《春草闖堂》裏機敏聰慧的“春草”一角喜摘梅花獎。此前,張佳春已經獲得了第31屆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意義(yi) 非凡的第一部戲

  張佳春是國家京劇院青年荀派傳(chuan) 人,師承於(yu) 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慧生的傳(chuan) 人宋長榮。“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戲就是我師父宋長榮先生的《紅娘》。”戲中京劇演員華麗(li) 的扮相深深吸引了張佳春,小小年紀的她也經常用絲(si) 巾等給自己“扮上”。“後來,我如願考入中國戲曲學院,真正走上了京劇表演之路。”她說。

  京劇《紅娘》堪稱荀派戲中影響最為(wei) 廣泛深遠的劇目之一,唱、念、做並重,十分考驗演員的綜合能力。張佳春回憶,16歲時,她跟隨宋長榮學習(xi) 《紅娘》,“天天哭得不行,覺得自己好笨”。

  “不同於(yu) 學院派的一招一式,荀派戲自然靈活但又講究深度,十分考驗功力。”張佳春說,當年,宋長榮居住在江蘇淮安,為(wei) 學好這出戲,她利用假期從(cong) 北京到淮安學戲。“老師也十分有耐心,反複給我講解我不懂的地方。在他的指導下,我逐漸掌握技巧,日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張佳春說。

  對張佳春而言,《紅娘》的意義(yi) 非凡。“它不僅(jin) 是我看的第一出戲,也是我學的第一出荀派戲,還是我學過最難的一出戲,更是我學得最久的一出戲。”20多年來,經過無數個(ge) 日夜的練習(xi) 和汗淚交織的洗禮,張佳春終於(yu) 成就了自己,在今年4月憑借京劇《紅娘》摘得第31屆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也是對我師父宋長榮無私付出的回報。”張佳春動情地說。

  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作為(wei) 當今中國戲劇領域主要評獎活動之一,旨在弘揚我國戲劇文化,推動戲劇表演藝術事業(ye) 發展,激勵戲劇表演藝術新秀,催生當代戲劇表演藝術大家。在白玉蘭(lan) 戲劇獎獲獎演員劇目展演上,張佳春為(wei) 上海觀眾(zhong) 呈現了京劇《春草闖堂》,這也是她摘得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的劇目。

  讓傳(chuan) 統劇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京劇《春草闖堂》是國家京劇院的經典保留劇目,於(yu) 1963年由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寇春華、蕭潤增、張曼玲等首演。今年5月15日、16日,國家京劇院攜此劇赴香港高山劇場參加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活動。國家京劇院院長王勇表示,京劇《春草闖堂》首演至今六十載,曆久彌新。此次赴港演出,劇院從(cong) 舞台表演、音樂(le) 設計、舞美設計等方麵進行了優(you) 化,讓這部傳(chuan) 統劇目更具時代光彩。

  “《春草闖堂》曆經幾代傳(chuan) 承,久演不衰,這與(yu) 劉長瑜老師對我們(men) 毫無保留的傳(chuan) 授以及一代又一代京劇人的守正創新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張佳春說,為(wei) 了準備此次比賽,劉長瑜在表演技巧、身段等方麵指導她。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feng) 滿。“在出演春草這一角色時,劉老師希望我不僅(jin) 演出自己心中的春草、具有自己藝術特色的春草,還能演出新時代的春草,這是她對我提的要求,也是對我的鼓勵和期待。”

  在張佳春的潛心鑽研下,她飾演的春草眉眼盈盈、嗓音清亮、身段曼妙、動作幹脆,細節處理巧妙,將機敏聰慧的小春草演繹得生動形象。同時,張佳春飾演的春草在人物服裝、表演節奏等方麵與(yu) 時俱進,更加具有新時代特色。此外,劉長瑜為(wei) 該劇加入了貫穿全劇故事的主題音樂(le) ,傳(chuan) 統劇目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荀派藝術在表演上更為(wei) 接近生活,在圓熟運用京劇傳(chuan) 統程式、規範的過程中,追求生活化,由此把濃鬱的生活氣息帶上高度程式化的京劇舞台。張佳春表示,《春草闖堂》通俗易懂、接地氣,十分受觀眾(zhong) 歡迎,幾乎每場演出都是滿座,而她的生動演繹也“圈粉”了不少年輕觀眾(zhong) 。在她看來,京劇的傳(chuan) 承少不了年輕觀眾(zhong) 的助力。

  用京劇講好中國故事

  京劇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張佳春多次赴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ya) 、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交流演出。2015年,由中國國家京劇院和意大利艾米利亞(ya) 羅馬涅劇院基金會(hui) 聯合製作出品的實驗京劇《浮士德》創排問世,張佳春在劇中飾演女主格蕾卿,首演亮相於(yu) 意大利VIE藝術節,此後連續4年在歐洲各國巡回演出100餘(yu) 場。繼實驗京劇《浮士德》之後,國家京劇院又相繼與(yu) 意大利方合作推出實驗京劇《杜蘭(lan) 朵公主》等,不斷加深國際交流,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無論是《浮士德》還是《杜蘭(lan) 朵公主》,都是運用中國京劇獨特的表演技藝來詮釋國外的故事題材,這從(cong) 心理上拉近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西方觀眾(zhong) 的距離,從(cong) 而讓更多國際友人了解中國,感受京劇魅力。”張佳春認為(wei) ,優(you) 秀的表演技藝是戲曲藝術的核心,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才能在國際合作的劇目中排出好的作品、塑造出立體(ti) 的人物形象,實現用京劇講好中國故事的傳(chuan) 播目的。

  “創作出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人民,育人、感人、動人的藝術作品,塑造出人民喜聞樂(le) 見,可愛、可歌、可敬的藝術形象,是今後我在藝術道路上追尋的方向。”張佳春說。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