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國內首座“四高”特長公路隧道右線貫通

發布時間:2023-07-04 10:3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西寧7月3日電(記者萬(wan) 瑪加、王雯靜 見習(xi) 記者李春劍 通訊員胡珊珞)7月3日上午10點,隨著一聲響亮的爆破,由中鐵十六局集團參建的首條集高寒、高海拔、高瓦斯、高硫化氫於(yu) 一體(ti) 的“四高”隧道——國道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祁連山2號隧道順利實現右線貫通,為(wei) 全線貫通及通車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祁連山2號隧道位於(yu) 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仙米鄉(xiang) 寧纏河穀。隧道左洞長6044米,右洞長5963米,隧洞內(nei) 圍岩地質極其複雜,穩定性極差,開挖後極易發生變形、塌方和突泥湧水,加之煤係地層的高瓦斯、高硫化氫有毒有害氣體(ti) ,被青海省交通廳列為(wei) 青海省“頭號高風險工程”,也是青海省目前施工難度最大的公路隧道。

  該項目於(yu) 2015年9月開工建設。為(wei) 安全順利洞穿祁連山,項目部提升安全風險等級,組織專(zhuan) 家現場勘察,調整施工方案,施工設備也全部進行防爆改造和升級。謹慎細致的風險應對方式和可靠的係統保障,為(wei) “四高”隧道施工築起了安全防護牆。

  為(wei) 科學高效開展施工,青海省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還組織中鐵十六局曼大公路1標項目部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形成授權專(zhuan) 利13項,創新施工工法6項,護航隧道安全穿越580米淺埋堆積體(ti) 碎石土段、1628米高瓦斯段、400米煤與(yu) 瓦斯突出段,填補多項公路隧道施工空白,為(wei) 同類型隧道施工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

  曼大項目的建設者被稱為(wei) 在“煤氣罐”裏施工的“尖兵連”。在潮濕悶熱的隧道中,施工人員需戴著防毒麵罩,背著約3公斤重的自救器,還要承受著高海拔的考驗,頭暈、惡心、眼痛、呼吸困難,每隔幾分鍾都會(hui) 因缺氧而停下來大口喘氣。每天從(cong) 隧道出來,他們(men) 的臉上都覆蓋著厚重的煤灰和油汙,連人臉識別係統都無法辨認。

  從(cong) 艱難穿越500多米的軟弱富水偏壓地段,到成功攻克一次達8000立方米的突泥湧水;從(cong) 入岩後遭受高瓦斯、高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ti) 侵襲,到拋出煤量達515噸、瓦斯湧出量達2.5萬(wan) 立方米的煤與(yu) 瓦斯突出……3000多個(ge) 日夜的堅守裏,施工隊伍始終嚴(yan) 要求、高標準施工,在重任麵前沒有任何退縮,終於(yu) 迎來了重大突破。

  “祁連山2號隧道右線的順利貫通隻是一個(ge) 階段性的突破,後續的任務更艱巨,施工難度更大。下一步我將帶領項目團隊全力以赴、科學組織,確保左線安全順利貫通。”中鐵十六局一公司曼大公路項目負責人溫嘉偉(wei) 介紹。

  據了解,國道569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全麵建成通車後,將實現京藏高速與(yu) 連霍高速國道主幹線在西部地區短距離快速連接,打通青海省省會(hui) 西寧與(yu) 連霍高速中號節點甘肅省武威市的快速便捷通道,車程將由過去的八小時縮短為(wei) 兩(liang) 個(ge) 半小時,對拉動青海、甘肅、內(nei) 蒙古、寧夏、陝西五省區的經濟發展和促進省市間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yi) 。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04日 10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