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今年氣溫高降水少,什麽原因

發布時間:2023-07-12 09:3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7月10日,北方高溫天氣繼續發力,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西北地區東(dong) 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漢、江南華南大部以及四川盆地等地還是高溫天氣。

  今年以來,我國極端高溫天氣頻發,入汛以來降水偏少,很多人說跟厄爾尼諾現象有關(guan) ,是這樣嗎?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介紹了今年入汛以來氣候特點及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氣候背景,重點分析了今年厄爾尼諾發生發展情況以及如何影響我國氣候。

  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氣候風險指數增強

  高輝介紹,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233.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11.2%。降水空間差異明顯,華北西南部、華北中部、西北地區東(dong) 部等地降水明顯偏多;華北東(dong) 北部、西南地區大部及新疆大部等地降水明顯偏少。全國共有126個(ge) 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月極值,其中42站突破季極值,廣東(dong) 英德(335.5毫米)、湖南保靖(316.9毫米)等10站突破曆史極值。

  “近期,赤道中東(dong) 太平洋快速增暖,進入厄爾尼諾狀態。”高輝表示,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發展比較快速,根據國家氣候中心多模式預測,預計後期暖海溫異常仍將持續發展加強,並將形成一次至少中等強度的東(dong) 部型厄爾尼諾事件。

  中部型和東(dong) 部型的厄爾尼諾事件對我國南方地區的降水或氣溫的影響不同。中部型的厄爾尼諾事件會(hui) 使南方降水偏多,東(dong) 部型的厄爾尼諾事件對於(yu) 我國南方地區來說,往往降水不會(hui) 那麽(me) 多,可能會(hui) 出現氣溫偏高或者幹旱的情況。

  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氣候風險指數增強。中國氣候風險指數是通過暴雨洪澇、幹旱、台風、高溫和低溫冰凍5種主要災害來綜合定量表述的。1961—2022年,中國氣候風險指數呈升高趨勢;2022年,高溫和幹旱風險指數均為(wei) 1961年以來的最高值。

  近期北方高溫有三個(ge) 主因

  高輝還針對近期北方高溫事件做出了解讀。“近期北方高溫,厄爾尼諾事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和其他因子協同影響的。”近期北方高溫主要有三個(ge) 成因:華北高溫主要在華北雨季前,為(wei) 幹熱型高溫,出現40℃以上的高溫天氣情況並不是很罕見;氣候變暖、人類活動等多因素導致華北高溫日數顯著增多;厄爾尼諾事件近期的快速發展,把水汽更多輸送到我國的南方地區,同時受到中高緯度地區海溫的協同影響。

  厄爾尼諾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我國氣候年際變化最主要的影響因子之一。對於(yu) 地球係統來說影響因子是極其複雜的,要綜合考慮厄爾尼諾事件的位相演變、空間型、強度和持續時間。厄爾尼諾事件隻是我國氣候異常事件影響因素中的一部分。國家氣候中心在做預測的時候,不會(hui) 把厄爾尼諾事件或者拉尼娜事件當作唯一的參考因子,而是要綜合考慮多個(ge) 因子的協同影響。高輝表示。

  “同樣一個(ge) 厄爾尼諾事件我們(men) 還要考慮它是如何演變的,比如,從(cong) 冬季到夏季,厄爾尼諾事件是增強型的還是衰減型的。”高輝說。

  (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 袁於(yu) 飛 通訊員 王芮)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