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養老輔具不“適老”須合力破解

發布時間:2023-07-14 09:45:00來源: 中國消費者報

  近年來,各種養(yang) 老輔具層出不窮、花樣翻新,“銀發經濟”蓬勃發展。但在實際消費過程中,消費者也遭遇到了產(chan) 品質量不佳、溢價(jia) 高、功能雞肋等一係列問題。針對這些現象,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委托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共同開展了養(yang) 老輔助器具及適老化產(chan) 品質量評價(jia) 與(yu) 消費監督項目。(據7月6日《中國消費者報》報道)

  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8億(yi) ,占總人口的19.8%。隨著社會(hui) 老齡化程度的加快,能夠精準對接老年人護理需求、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質的養(yang) 老輔具逐漸“走紅”。從(cong) 最初的輪椅、拐杖,到如今的助行車、電動床、爬樓機、移位機等,越來越多的養(yang) 老輔具種類為(wei) 消費者所熟知,其市場規模更已躍居萬(wan) 億(yi) 級別。

  但與(yu) 此同時,養(yang) 老輔具質量不佳、溢價(jia) 高、功能雞肋等負麵聲音層出不窮。此次,中消協針對移位機、爬樓機、翻身器等9種熱門養(yang) 老輔具,隨機抽取了50款產(chan) 品進行測評。結果顯示,養(yang) 老輔具真正“適老”仍任重而道遠。有些產(chan) 品的實用性較差,容易導致老年消費者產(chan) 生極大的生理不適感;有些產(chan) 品存在操作界麵設計複雜、使用不舒適、占用家居空間、適用條件苛刻等問題,嚴(yan) 重影響消費體(ti) 驗;還有些產(chan) 品在使用說明中未注明或強調使用禁忌及適用人群的身體(ti) 情況等。如果消費者不慎操作錯誤,很容易造成老人身體(ti) 的二次損傷(shang) 。

  養(yang) 老輔具,初衷就是為(wei) 養(yang) 老服務提供輔助,方便老年人的生活。養(yang) 老輔具不“適老”,不僅(jin) 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直接影響到廣大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從(cong) 行業(ye) 發展來看,我國的養(yang) 老輔具產(chan) 業(ye) 尚處於(yu) 起步階段。目前全球共有6萬(wan) 餘(yu) 種適老輔具,而我國市場上隻有2000多種。老年人由於(yu) 身體(ti) 狀況、生活習(xi) 慣、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對養(yang) 老輔具的需求差異性很大,企業(ye) 亟待進一步細化產(chan) 品種類,針對不同老年人設計適合的產(chan) 品。

  其次,標準缺失成為(wei) 製約養(yang) 老輔具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場上隻有一些較為(wei) 成熟的養(yang) 老輔助器具製定了產(chan) 品標準,如《電動輪椅》《坐便椅》《雙臂操作助行器要求和試驗方法》等國家標準,除此之外大多數養(yang) 老輔具產(chan) 品標準仍屬空白。標準的缺失,直接導致監管的缺位,難以有效規範養(yang) 老輔具的生產(chan) ,容易讓一些企業(ye) 從(cong) 中“鑽空子”,造成產(chan) 品低質高價(jia) 。

  此外,一些企業(ye) 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忽視老年群體(ti) 的實際情況。比如,有些養(yang) 老輔具為(wei) 了提高價(jia) 格,會(hui) 添加一些老年人用不到的“花哨”雞肋功能,如影音娛樂(le) 、藍牙功能等。而且這類功能按鈕還會(hui) 出現在主操控區,複雜的界麵設計不僅(jin) 影響產(chan) 品的正常操作,還會(hui) 造成使用上的安全隱患。

  解決(jue) 養(yang) 老輔具不“適老”問題,需要有關(guan) 部門、企業(ye) 和消費者共同發力。有關(guan) 部門應盡快完善養(yang) 老輔助器具標準,規範企業(ye) 生產(chan) 行為(wei) ,保障產(chan) 品的安全性、實用性。企業(ye) 應找到正確的“賽道”,不能一味堆砌各種華而不實的功能,而應真正從(cong) 老年人的訴求出發,加快養(yang) 老輔具的精細化創新,使產(chan) 品符合老年人認知和操作能力。消費者則要扭轉價(jia) 格越貴越好、功能越多越好的消費觀念,根據家中老人的實際需求進行合理選擇,理性消費。(張淳藝)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