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讓合唱節成為群眾自己的節日

發布時間:2023-07-19 10:1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讓合唱節成為(wei) 群眾(zhong) 自己的節日

  講述人:上海市閔行區文化和旅遊管理事務中心培訓配送部負責人 耿貝

  兩(liang) 年一屆的上海合唱節,不僅(jin) 是上海最具影響力的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品牌,也是我們(men) 每一支合唱團隊的夢想舞台。合唱節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閔行區人民政府、上海廣播電視台主辦,自2007年起已成功舉(ju) 辦八屆。

  我從(cong) 2007年開始參與(yu) 上海合唱節的籌辦工作,那時合唱節主要以展演的形式邀請合唱團為(wei) 市民朋友呈現各類合唱音樂(le) 會(hui) ,請來登台的都是國內(nei) 外的專(zhuan) 業(ye) 合唱團。

  2013年,第四屆“金秋閔行”上海合唱節一改以往以表演為(wei) 主的模式,依托上海市民文化節大賽的活動平台,以參與(yu) 市級賽事、市級活動為(wei) 契機,開啟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機製的一次重構。通過進一步突出市民的參與(yu) 度、時間的持久度、品質的提升度,把舞台交給群眾(zhong) 。

  一方麵,通過群藝館業(ye) 務幹部下基層、區級文化配送、社區文藝指導員等,讓合唱團隊享受專(zhuan) 業(ye) 化培訓;另一方麵,定期舉(ju) 辦合唱大賽,為(wei) 市民合唱團隊的發展注入前行動力。主辦方充當服務者角色,為(wei) 合唱團隊提供常態化的專(zhuan) 業(ye) 支持,形成“訓、賽、秀”的有效機製,合唱教唱、係列比賽、精品展演、藝術論壇等群眾(zhong) 喜愛的活動貫穿全年、覆蓋全市。每屆組織10餘(yu) 支國內(nei) 外優(you) 秀合唱團深入閔行社區、校區、園區、商區、營區,開展展演、培訓、講座等交流活動,厚植合唱的廣泛群眾(zhong) 基礎。上海合唱節不僅(jin) 成了上海市民文化節的子項目,也成了群眾(zhong) 自己的節日。

  台上的“明星”就是自己,辦自己的節日,這種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記得我們(men) 第一次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進行決(jue) 賽表演,一位參演大叔興(xing) 奮地拿著手機跟親(qin) 友視頻:“能在這樣的地方表演一次,夠‘吹’一輩子的了!”

  現在回想起來,2013年、2015年兩(liang) 屆合唱節的舉(ju) 辦過程真的是“要命了”,沒有經驗可循,六天的比賽,哪兒(er) 哪兒(er) 都需要安排協調。雖然忙得焦頭爛額,卻感到開心和滿足!很多選手就是喜歡歌唱,他們(men) 身上展現了一種樂(le) 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精神風貌。要說“圖啥”,沒有獎金,沒有單獨的證書(shu) ,就是熱愛。

  如何辦好群眾(zhong) 自己的合唱節?我覺得群眾(zhong) 喜歡是基礎,政府支持極為(wei) 關(guan) 鍵,借助專(zhuan) 業(ye) 力量,量身打造適合的賽製,讓大家盡可能多地參與(yu) 進來,也非常重要。

  這幾年,我們(men) 組建了童聲合唱團,又延伸建立起親(qin) 子合唱團,進一步豐(feng) 富閔行合唱團隊的梯隊建設,擴大合唱團隊的年齡層。未來,我們(men) 將不斷尋求更好的方式方法,辦群眾(zhong) 喜愛的、群眾(zhong) 需要的、具有廣泛參與(yu) 度並有一定專(zhuan) 業(ye) 水準的合唱節,引領群眾(zhong) 性的合唱活動綻放異彩。

  (光明日報記者孟歆迪、顏維琦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8日 05版)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