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大鵬新區:小區有了黨員先鋒隊
光明日報記者 嚴(yan) 聖禾 光明日報通訊員 吳潔、
為(wei) 發揮黨(dang) 員專(zhuan) 長和帶動作用,深圳市大鵬新區倡導廣大黨(dang) 員在居住地加入小區黨(dang) 員先鋒隊,結合各自的專(zhuan) 業(ye) 和興(xing) 趣,因地製宜推出健康義(yi) 診、親(qin) 子共讀、聽診共治等特色服務項目,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在小區裏充分彰顯。
“聽診共治”,解決(jue) 群眾(zhong) 心頭事
4月,一張有關(guan) 小區停車位的照片讓大鵬新區下沙社區的微信群炸開了鍋,“藍牌車”和“綠牌車”的車主們(men) 爭(zheng) 論不休。
原來,隨著新能源車的增加,小區新增了一批充電樁,但不少燃油車車主為(wei) 圖方便,經常占用充電車位,新能源車停車難、充電難的狀況時有發生。
轉變,來自黨(dang) 員先鋒隊的介入。“各位,對於(yu) 充電車位問題,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先鋒隊采用“聽診共治”的形式,召集黨(dang) 員、居民、物業(ye) 、業(ye) 委會(hui) 等各方代表到現場調研,協商解決(jue) 方案。最終大家一致決(jue) 定在居民公約裏增設一項新規定,明確將晚上6點到次日早上8點設為(wei) 新能源車輛的充電時間,燃油車不得占用充電車位,順利解決(jue) 了居民的充電難題。
2022年10月,大鵬新區啟動黨(dang) 員先鋒隊的組建工作,下沙社區黨(dang) 員先鋒隊就是最早組建的6支區級示範隊之一。
下沙社區黨(dang) 員先鋒隊隊長林東(dong) 全說:“居民在微信群中‘隨手拍’,值班的先鋒隊員就‘馬上辦’。線上無法解決(jue) 的,我們(men) 就組織‘聽診會(hui) ’,問題發生在哪裏,我們(men) 就去哪裏解決(jue) 。”
發揮特長,激活社區“鄰”聚力
“不瞞你們(men) 說,我們(men) 小區過去就像陌生人社會(hui) 一樣。現在好了,活動多起來,我們(men) 之間也熟絡多咯!”在深圳璞岸花園小區住了7年的楊立強開心地向記者描述小區近年來的變化。
楊立強所說的活動都是由璞岸花園黨(dang) 員先鋒隊隊員創辦的。
怎麽(me) 才能讓原本不熟悉的居民們(men) 快速“破冰”?了解小區情況的黨(dang) 員很快找到了“融冰點”。小區共有900餘(yu) 名常住居民。其中,60歲以上老人和7歲以下兒(er) 童就占了30%。黨(dang) 員先鋒隊決(jue) 定以他們(men) 為(wei) 突破口。
在先鋒隊的鼓勵下,擁有英語和演講特長的黨(dang) 員王裴斐發起“親(qin) 子共讀”活動,邀請小區的孩子和家長一起參與(yu) 英語繪本閱讀和趣味故事分享。
去年11月12日,璞岸花園黨(dang) 員先鋒隊成功舉(ju) 辦了第一期親(qin) 子英語閱讀分享會(hui) ,獲得一致好評。隨著口口相傳(chuan) ,“親(qin) 子共讀”的招牌在璞岸花園越來越響。常常還沒到開講時間,小朋友們(men) 就自覺地搬好小板凳坐等活動開始。
走進小區黨(dang) 群微站,可以看到“親(qin) 子共讀”的暑期活動預告已經排到了第18期。在王裴斐的示範帶動下,“故事接力棒”也傳(chuan) 遞到更多家庭手中。
如今,大鵬新區的黨(dang) 員先鋒隊隊員發揮各自優(you) 勢特長,打造了非遺傳(chuan) 承、縫紉服務、健康義(yi) 診、英語訓練營等特色服務,使一個(ge) 個(ge) 小區成為(wei) 人人參與(yu) 、良性運轉的溫馨家園。
共建共享,撬動基層治理新效能
“茄子熟咯,準備做茄餅!”
“這辣椒長得不錯哦,到時候一起分享。”
跟隨居民走進大鵬新區的楓浪山小區,很難不被廣場旁那片生機勃勃的社區花園所吸引,千日紅、鳳仙花、香彩雀等花卉爭(zheng) 奇鬥豔,茄子、辣椒、豆角等新果掛滿枝頭。
相比過去,這裏可是大變樣了。
此前,由於(yu) 楓浪山小區裏多為(wei) 公租房,居民的平均居住麵積小,活動空間也有限,不少居民在小區邊坡上種起了蔬菜,引來多次投訴。
當時,小區黨(dang) 支部僅(jin) 有3名正式黨(dang) 員。要解決(jue) 這一難題,僅(jin) 靠3人的力量實在捉襟見肘。
2022年10月,共有40人的楓浪山小區黨(dang) 員先鋒隊正式成立,遴選出能力強的黨(dang) 員擔任隊長、分隊長、政治教導員和聯絡員。2022年12月,小區黨(dang) 員先鋒隊牽頭開啟“共建花園”項目,努力將閑置的荒地開發成花果園,並邀請小區居民全程參與(yu) 建設。很快,小區80%的家庭都參與(yu) 進來,“共建花園”成為(wei) 大家的新樂(le) 園。
“成立黨(dang) 員先鋒隊,就是要把居住地黨(dang) 員再組織起來,主動到社區小區亮明身份,發揮作用,從(cong) 而引領和帶動群眾(zhong) 參與(yu) 社區治理,最終實現各類組織、各類資源要素和廣大黨(dang) 員群眾(zhong) 在社區小區‘再組織化’。”大鵬新區黨(dang) 工委委員、組織人事局局長冀小平說。
如今,在黨(dang) 員先鋒隊的引領和帶動下,下沙社區升級了“賦能計劃”,建立“愛心超市”和“時間超市”激勵機製,動員居民參與(yu) 社區服務,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模式。
今年暑假,下沙社區開啟了課業(ye) 輔導服務,僅(jin) 需2個(ge) 積分,小朋友就可以兌(dui) 換整個(ge) 假期的課業(ye) 輔導。正在輔導孩子們(men) 的曾偉(wei) 霞老師說:“我有時間就會(hui) 過來,既獻了愛心,又攢了積分,積分則可換取水電維修等服務。”
“這裏的誌願者都非常專(zhuan) 業(ye) ,把娃送到這裏來,我輕鬆多了!”租戶李敏燕還驕傲地告訴記者,“這個(ge) 積分可是娃自己掙的嘞,每天傍晚,我們(men) 一家都會(hui) 去小區裏幫忙撿垃圾。”
《光明日報》(2023年08月15日 10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