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教育開銷,既要量力而行也要適度適合
作者:李一陵
“現在就希望娃趕緊開學,不然我的錢包是真的遭不住了。”在孩子歡聲笑語的假期生活背後,社交媒體(ti) 上很多家長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有家長表示,40天已經超過了5萬(wan) 元。浙江溫州一家媒體(ti) 向家庭群體(ti) 發起了一項關(guan) 於(yu) 暑期花銷的調查,結果顯示,暑期花銷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花銷在2000-5000元10000-30000元兩(liang) 個(ge) 區間的家庭,比例為(wei) 30.62%和23.64%,僅(jin) 這三個(ge) 選項占比就達到了近九成。
今年暑期,研學遊市場報複式增長,某旅遊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暑期研學旅遊產(chan) 品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30倍,7月環比前兩(liang) 個(ge) 月增長280%。研學遊的熱度,可以從(cong) 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博物館的一票難求中窺見。研學遊之外,是各類特長班、興(xing) 趣班的再度火爆。有調查發現,旅遊和興(xing) 趣班是暑假支出的大頭,占比分別為(wei) 26.34%和24.5%。另外,學科學習(xi) 和暑期托管也以15.1%和13.26%排在第三、第四位。
前幾年,“暑假變身燒錢季,孩子變身碎鈔機”的話題,就受到關(guan) 注和熱議。研學熱與(yu) 各類培訓班也是家長假期支出的大頭。“雙減”過後,這種情況並沒有什麽(me) 改變,隻不過學科培訓市場冷寂了,熱度轉向了非學科培訓,用於(yu) 興(xing) 趣培訓的費用似乎並不比學科培訓少。
把孩子送去研學團或者興(xing) 趣班,既是家長解決(jue) 托管難問題的辦法,也寄寓著家長希望讓孩子增長見識、培養(yang) 興(xing) 趣的期待。有觀點認為(wei) ,家長群體(ti) 的燒錢行為(wei) 反映了某種程度的教育焦慮。然而,家長暑期消費行為(wei) ,不能全用教育焦慮來解釋,背後也是生活方式、養(yang) 育方式變革的問題。
隨著社會(hui) 經濟的發展,今天的育兒(er) 方式早已不能與(yu) 過去同日而語。當下,旅遊成為(wei) 民眾(zhong) 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家長們(men) 利用假期的空檔,帶著孩子來一趟出門遠行,奔向詩與(yu) 遠方,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量力而行即可。隻不過,在研學遊的背景下,相關(guan) 的旅遊行為(wei) 融入了一些教育元素,讓家長焦慮起來了。
其實,就市場上的很多研學產(chan) 品來看,“遊而不學”、華而不實的情況很普遍,這背後是研學機構打著“研學”的旗號對家長的精準收割。參加研學旅行與(yu) 孩子會(hui) 不會(hui) 輸在起跑線上並沒有太大的關(guan) 係,並不是花錢更多就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且很可能是花錢買(mai) 安慰。更何況,輸在起跑線上,本就是一個(ge) 偽(wei) 命題。
與(yu) 此同時,家長對子女的成長有更高的期待,希望更多發掘、培養(yang) 他們(men) 的興(xing) 趣特長,無可厚非。再加上公益性的托管供給不足,各類興(xing) 趣班也是解決(jue) “暑假誰來帶孩子”問題的一個(ge) 渠道。從(cong) 這點上來為(wei) 家長減負,一是要努力擴充公益性的托管供給,讓家長可以花更少的錢,解決(jue) 好暑假誰帶娃這一民生難題;另一方麵,家長也應正確認識暑假的功能定位,多給孩子的假期“留白”,讓孩子有真正放鬆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為(wei) 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不惜代價(jia) 投入,教育投資似乎成為(wei) 一個(ge) 無底洞。這背後固然有教育生態大環境的影響,也與(yu) “花錢買(mai) 教育”的想法有很大的關(guan) 係。一些家長把金錢投入的多寡等同於(yu) 對孩子成長的重視,用燒錢的方式買(mai) 心安,卷入了“燒錢大戰”,在跟風、攀比中忽略了教育的本質和孩子的真正成長。
好的教育需要金錢的投入,但是投入並不一定就能換來好的教育。量力而行,為(wei) 孩子提供適合、適度又適齡的教育,尊重孩子、遵循教育規律的投入,才能實現最好的教育目標。(李一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