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平衡工業技術升級的雙重效應

發布時間:2023-08-16 10:40: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金碚(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近期表示,國家正推進5G升級和6G技術研究。我國5G技術已處於(yu) 全球領先水平,並將繼續搶占信息通信技術創新製高點。“5G+工業(ye) 互聯網”處於(yu) 技術突破階段,在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技術應用的滲透領域與(yu) 應用規模、應用場景和終端產(chan) 品拓展等諸多方麵演進升級。在6G願景下,跨地域、跨空域、跨海域的“空—天—海—地”一體(ti) 化網絡將被構建,實現真正意義(yi) 的全球無縫覆蓋。

  麵對誘人前景,領先者必有其使命。我國“5G+工業(ye) 互聯網”技術在世界領先,對全球工業(ye) 信息化發展負有社會(hui) 責任。特別是“5G+工業(ye) 互聯網”對社會(hui) 重大關(guan) 切的響應,將決(jue) 定技術升級的演化選擇和實際效果。

  經濟問題的主要關(guan) 切從(cong) 來都有經濟和社會(hui) 兩(liang) 方麵。例如,亞(ya) 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一書(shu) 回答的根本問題,就是能否基於(yu) 個(ge) 人自利行為(wei) ,實現國家財富最大化。此後,宏觀經濟學回答的主要問題,則是能否采取總量調控手段來實現充分就業(ye) 。這都歸結於(yu) 社會(hui) 性關(guan) 切,即不隻是考慮個(ge) 人或企業(ye) 如何高效率“賺錢”“致富”,而是更關(guan) 切個(ge) 人或企業(ye) 的謀利致富行為(wei) 能否實現國民財富增長和社會(hui) 福利增進。

  工業(ye) 革命和工業(ye) 化技術演進所產(chan) 生的社會(hui) 效應一向備受關(guan) 注,一些現實矛盾也曾使人困惑。例如,機器的普遍使用會(hui) 不會(hui) 擠占工人的就業(ye) 機會(hui) ,導致更多失業(ye) ?在相信科技進步具有增進社會(hui) 福利強大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社會(hui) 效應的複雜性。技術畢竟是工具,市場經濟的動力也以工具理性為(wei) 主導。因此,要以科學思維和理性行為(wei) 使“工具”最大限度地運用於(yu) 合意、積極的取向,避免或限製其代價(jia) 與(yu) 風險。

  工業(ye) 技術同樣有兩(liang) 方麵取向:經濟效應和社會(hui) 效應。經濟效應表現為(wei) 具有工具理性性質,促進生產(chan) 力提高,主要貢獻於(yu) 增進間接福利,即交換價(jia) 值;社會(hui) 效應表現為(wei) 民眾(zhong) 可以獲得的直接福利,即使用價(jia) 值。前者有很強的利益激勵效應,但可能導致收入差距擴大;後者有廣泛的利益共享效應,但可能導致創新激勵不足。實踐中,如果兩(liang) 者能夠互動融洽,相得益彰,就能有效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

  “5G+工業(ye) 互聯網”是當代工業(ye) 技術進步的關(guan) 鍵之一,必然要直麵上述深刻關(guan) 係。該技術的升級可以賦能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部門和行業(ye) 領域,促進生產(chan) 力普遍提高,同時增加經濟效益,孕育龍頭企業(ye) ,增強資本實力,提升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該技術的普及還能促使知識共享、技能平民化,隻要具有一般知識水平就可以運用高技術設備。還有不少新就業(ye) 崗位被創造出來,例如快遞業(ye) 、網約車行業(ye) 等廣泛發展,吸納了眾(zhong) 多從(cong) 業(ye) 者。

  工業(ye) 技術升級的另一重要表現是價(jia) 格平民化,即使是高科技產(chan) 品也可以較低的價(jia) 格獲取。例如,盡管移動手機使用的技術高端,但幾乎人人有條件使用。又如,汽車越來越自動化、信息化,即便應用“5G+”技術,也擁有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價(jia) 格水平。擁有支付能力,就可以增加有效需求,為(wei) 高技術產(chan) 品發展提供市場條件。普及性、大眾(zhong) 化,是工業(ye) 技術升級的親(qin) 社會(hui) 表現。高技術增進了民眾(zhong) 福利,反之,高技術也需要民眾(zhong) 來“養(yang) 活”“養(yang) 壯”。如果超越支付能力,不能形成大眾(zhong) 消費,就難以為(wei) 技術升級持續供應養(yang) 分。這是工業(ye) 化特別是新型工業(ye) 化時代,技術迭代升級的必由之路。

  總之,“5G+工業(ye) 互聯網”的技術升級特征突出表現為(wei) :一方麵,吸引更多資本投入、更多企業(ye) 參與(yu) ,推動技術進步,形成產(chan) 能及盈利模式。另一方麵,使“5G+工業(ye) 互聯網”技術融入更多工業(ye) 、交通、服務等領域,特別是向能夠直接惠及民生的領域推進,例如醫療、教育、養(yang) 老等。越是民生福利供應不足的領域,“5G+工業(ye) 互聯網”就越有用武之地,通過顛覆性技術變革,使全民共享。

  需指出的是,“5G+工業(ye) 互聯網”的升級取向還要關(guan) 切國情現實。我國經濟總規模巨大,國力強盛,但人均收入水平不算高,仍屬發展中國家。因此,工業(ye) 技術升級更應體(ti) 現經濟效應和社會(hui) 效應的戰略權衡和路徑選擇的中國特色。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