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齊聚 人工智能凸顯
像人手一樣靈活的“藍色夾爪”,輕輕地抓起茶壺蓋,又穩穩地拎起茶杯,注水、泡茶、倒茶,一整套動作行雲(yun) 流水。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亦莊”)開幕。北京亦莊13家機器人企業(ye) 亮相機器人博覽會(hui) ,其中8家是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包括5家“小巨人”企業(ye) 。目前,北京亦莊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總數達108家,其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企業(ye) 占比近五成。
展台上,隻見一台軟體(ti) 機器人,正在向觀眾(zhong) 展示它手部的靈活度。“像草莓這種水果,人工摘取都會(hui) 極易破損,但如果交給軟體(ti) 機器人,它不但能精準抓取,還不會(hui) 讓水果破損。”軟體(ti) 機器人研發總監單雪梅介紹。
“軟體(ti) 機器人柔韌的‘秘密’就藏在其前端的柔性夾爪上,它涉及彈性體(ti) 材料技術、結構設計和控製技術,技術複雜度高,目前全球僅(jin) 有2家公司掌握這種技術。”單雪梅告訴記者,作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產(chan) 品,軟體(ti) 機器人可實現工業(ye) 生產(chan) 中近96%的異形、易損物品的抓取搬運。
除了“智慧的手”,機器人產(chan) 品還有“聰明的腦”“智能的眼”……
“依據患者CT影像,我們(men) 用一套智能算法,通過三維建模設計治療方案,用手術機器人精準實施手術,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長木穀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逸淩博士介紹。目前該企業(ye) 自主研發的智能三維重建手術輔助係統,可以在手術前5至10分鍾,幫助醫生精準製定出一套個(ge) 體(ti) 化的三維手術方案,將手術精準度提升至96.7%以上;而人工智能關(guan) 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則讓機器人“腦”“眼”“手”精準配合,通過“AI+手術機器人”的方式輔助醫生高效、精準、安全地完成手術。
在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和華瑞博展台,和華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KRobot-5800吸引了眾(zhong) 多參觀者駐足觀看。據介紹,該機器人是我國首台自主研發並取得注冊(ce) 證的國產(chan) 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是兼具導航與(yu) 截骨功能的自動對位操作型手術機器人,目前已成功完成1800餘(yu) 例關(guan) 節手術機器人協同全膝人工關(guan) 節置換術。
北京亦莊聚焦機器人研發和應用,在整機、係統集成和核心零部件上不斷尋求突破。作為(wei) 工業(ye) 機器人的“心髒”,高精密減速機占據了機器人整機約35%的成本,一直以來依賴國外進口,是中國工業(ye) 機器人行業(ye) 亟待解決(jue) 的“卡脖子”難題。來自北京亦莊的企業(ye) 智同科技與(yu) 北京工業(ye) 大學通過產(chan) 學研合作的方式推動減速機國產(chan) 替代進程,在精度、壽命等方麵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有了這顆‘心髒’,機械臂方可更加靈活。”北京智同工大智能傳(chuan) 動技術研究院院長張馳宇告訴記者,智同科技CT-CRV係列減速機打破了行業(ye) 壟斷,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實現了中國工業(ye) 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國產(chan) 替代。
“世界機器人大會(hui) 已舉(ju) 辦8屆。作為(wei) 大會(hui) 主辦地,北京亦莊著力建設包括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在內(nei) 的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加速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製造‘標杆工廠’。目前,北京亦莊有北京市智能工廠16家、數字化車間15家,數量居全市第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北京亦莊機器人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將顯著提升,產(chan) 值規模將達到100億(yi) 元,形成要素集聚、創新活躍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綜合集聚區。
(記者 張景華 董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