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先養肺 中醫專家教你5個養肺妙招
中醫理論認為(wei) ,燥主秋令,且燥邪易傷(shang) 肺。秋季常見的燥邪容易導致肺髒功能失調,出現流鼻涕、鼻幹、鼻癢、咳嗽等症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宋恩峰教授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秋季養(yang) 生重在養(yang) 肺,建議從(cong) 以下幾方麵做起。
開窗通風
清氣和濁氣在肺部進行交換,人體(ti) 吸入肺部空氣的質量對肺的功能有很大影響。秋日應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可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積物、汙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補充水分
在秋季幹燥的天氣之下,肺部的水分更容易出現缺失,所以秋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節多喝500毫升水,以保持肺與(yu) 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飲水時要注意少量、多次、慢飲。
合理飲食
中醫理論認為(wei) ,燥為(wei) 陽邪,易傷(shang) 津損肺,耗傷(shang) 肺陰,因此秋季應注意食療以潤肺,百合、銀耳、山藥、秋梨、蜂蜜等有滋陰潤肺作用。此外,適當吃些酸味水果也可收斂肺氣,防秋燥,如山楂、烏(wu) 梅、石榴、獼猴桃等。
調暢情誌
秋季容易引起悲傷(shang) 、憂鬱等不良情緒,特別是一些老年人。中醫理論認為(wei) ,憂慮、悲傷(shang) 的情緒會(hui) 影響肺髒的宣泄,傷(shang) 及肺髒。因此,秋季要及時宣泄積鬱之情,多進行戶外活動,還可以通過音樂(le) 、畫畫、寫(xie) 書(shu) 法等舒緩情緒。
適當運動
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功能的首選,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建議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15至20分鍾。(陳子源 閆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