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基層衛生服務更好嗬護兒童健康
一位朋友的孩子今年要上小學,在查閱孩子的疫苗接種記錄時,發現還有兩(liang) 針未打。她趕快給孩子之前接種疫苗的醫院打去了電話,被告知現在接種服務已經轉到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她趕忙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護士的指導下,注冊(ce) 了當地的疫苗服務APP,快速查詢到了從(cong) 醫院遷移過來的孩子的疫苗接種記錄,並且預約了3天後的接種。“前後也就5分鍾,太方便了!”她感歎道。
朋友的故事,是基層衛生服務嗬護兒(er) 童健康的一個(ge) 縮影。要為(wei) 兒(er) 童提供更全麵更優(you) 質的服務,還需要做更細致的工作。
建立常態化機製。一方麵,要安排具有專(zhuan) 業(ye) 知識的人員組成穩定的隊伍,做好常規體(ti) 檢、疫苗接種、生長發育評估等較為(wei) 基礎的服務。另一方麵,要積極推動兒(er) 科優(you) 質資源下沉至社區,比如很多地方都安排專(zhuan) 業(ye) 兒(er) 科醫生定期到社區坐診,這不僅(jin) 能減輕“小患者”和家長的奔波之苦,更能提早發現兒(er) 童健康問題,對基層衛生服務人員的業(ye) 務水平提升也大有益處。
堅持動態化調整。兒(er) 童處於(yu) 生長發育期,不同階段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是變化的。因此,基層衛生服務要更好保障兒(er) 童健康,也需要定期跟蹤、動態調整。這需要基層衛生服務機構加強與(yu) 街道、社區的聯係,對轄區適齡兒(er) 童建立健康台賬,及時掌握信息變化,做好資料更新和交接。在階段性身體(ti) 檢查、重點疫苗接種等一些關(guan) 鍵節點,更應該主動作為(wei) 、預先提示,為(wei) 有適齡兒(er) 童的家庭特別是多孩家庭更好地提供服務。
進行持續性投入。定期對基層衛生服務人員加強兒(er) 科方麵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培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wei) 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配備、更新兒(er) 科醫療衛生設備,還可以通過智能化平台建設提升基層衛生服務的信息化水平。
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兒(er) 童健康保護,不斷完善相關(guan) 政策。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的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ju) 措中,強調將0—6歲兒(er) 童健康管理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該落實好這些要求,以更優(you) 質的基層衛生服務,更好嗬護兒(er) 童健康。(白真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