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科普師”脫穎而出
【一線講述】
要讓“科普師”脫穎而出
講述人:湖南省科學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職改辦工作人員 張孟喜
2022年,我有幸參與(yu) 湖南省科普人員的職稱評審改革工作。無論是前期的一線走訪、調查研究,還是後續的評審工作,都讓我產(chan) 生了很多感觸。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liang) 翼。要想強化科普之翼,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助力科技創新發展,需要培養(yang) 一大批高水平科普人才。為(wei) 此,我們(men) 一定要做好職稱評審工作,讓熱愛科普、善於(yu) 科普的人才在職稱評審中受益。
走訪調研中,我們(men) 了解到:很多科普從(cong) 業(ye) 者在評到中級職稱之後很難再上升,隻能無奈轉崗;也有一些基層科普人員,雖然積累了很多實踐成果,但缺乏論文和課題等研究成果,始終無法評上相應的職稱。
2022年,湖南首次開展科學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職稱評審,在國內(nei) 首創以“科普師”命名的職稱係列,開始了一場科普人員人事管理製度方麵的創新改革。
為(wei) 了構建科學嚴(yan) 謹的職稱評價(jia) 體(ti) 係,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hui) 專(zhuan) 門組織省內(nei) 兩(liang) 個(ge) 學會(hui) 開展調查研究和專(zhuan) 家論證,最終明確相應標準與(yu) 分值權重。比如,設置了科學傳(chuan) 播研究、科學傳(chuan) 播實踐兩(liang) 個(ge) 方向。如果申報研究方向,課題、項目等會(hui) 占相對高的權重;如果申報實踐方向,則更加注重作品質量和推廣應用情況。
這次評審的突出特點,我想可以概括為(wei) “重視業(ye) 績、注重公平”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
很多參評者的例子都可以體(ti) 現“重視業(ye) 績”這一特點。有一位地震局的年輕人,將一些地震方麵的常識資料整理成冊(ce) ,多次到學校、社區開展科普工作,發放小冊(ce) 子。原本“躺”在書(shu) 本上的知識,飛入了大眾(zhong) 心中,為(wei) 提高公眾(zhong) 的防災減災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還有一位民辦學校的老校長,多年來紮根基層,致力於(yu) 校園科普教育。他和老師們(men) 克服了缺錢、少人、沒設施等難題,最後把學校打造成了科普教育基地,向全社會(hui) 推廣科普。
在開展評審的過程中,我們(men) 努力做好各項服務。前期為(wei) 了動員和宣傳(chuan) ,我們(men) 通過新媒體(ti) 平台發布信息,力爭(zheng) 讓有需求的人都得知這個(ge) 好消息;遇到來谘詢政策的人,我們(men) 也會(hui) 耐心講解,不敢有絲(si) 毫馬虎。今年,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專(zhuan) 門開辟了網上申報係統,讓申請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最終,58位參評者經評審委員會(hui) 評審通過,獲得了科學傳(chuan) 播專(zhuan) 業(ye) 職稱。其中,正高級科普師7人,高級科普師21人,科普師22人,助理科普師8人。
我熱切盼望著,這類改革能在全國從(cong) 速推開,引導科普人才把做科普上升為(wei) 一種事業(ye) 追求,真正打造一支有情懷、有水平的科普人才隊伍。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詹媛、禹愛華、王斯敏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20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